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急剧发展、智能手机普及,“图片+文字”的社交分享形式已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网络信息传播风口转向短视频。作为“传统媒体转型的最后机会”,“短视频新闻”形式被诸多报纸媒体、广播电视媒体采用,希望在短视频风口实现媒体融合的突破。本文以新京报和上海广播电视台各自的短视频产品“我们视频”与“看看新闻Knews”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二者在内容生产及传播策略上的异同,以此追踪国内传统媒体短视频新闻发展状况、特点及存有问题的概貌,并对短视频新闻的发展做出反思。“我们视频”与“看看新闻Knews”在内容设置及生产模式上虽差异发展,但趋同情况明显。一是为迎合移动端用户的消费习惯所做的内容倾向:博取一笑的趣味性、拉近地域与心理的接近性新闻或展示冲突现场的突发性、社会性新闻,加以故事化、互动式的叙事手法都足以激发用户点击观看的冲动和欲望;二是为确保新闻产出的数量和质量优势,采用取长补短式的内容生产策略:充分发挥自身的政策和媒体资源优势,积极组建短视频新闻专业的生产团队,再造新闻生产流程和生产模式。“我们视频”与“看看新闻Knews”在传播策略实施上基于五方面开展,但依据各自情况力求有的放矢的现象突出。两者坚守新闻领域,传递媒体与社会力量同时,“我们视频”更关注人的价值,“看看新闻Knews”更注重时代主流价值观的传递;新京报与上海广播电视台为了巩固各自的话语地位,分别把“我们视频”作为丰富传播形态、提升反应速度的关键,把“看看新闻Knews”作为衔接电视端与互联网,实现流量回流大屏的重点;两者为满足受众对产品的细分需求努力打造产品矩阵,“我们视频”组建“一体两翼”的产品矩阵,“看看新闻Knews”则发展优秀IP,覆盖受众需求;两者尤其注重品牌标识的设计与曝光,“我们视频”版权意识凸显,“看看新闻Knews”则责任担当明显;两者重视与平台合作,而“我们视频”选择强强联合,保持地位平等优势,“看看新闻Knews”则偏向多平台发放,保持流量优势。目前来看,报纸媒体和电视媒体短视频还存在着内容上互联网特性不够鲜明,题材不够多元;传播上自有平台活跃度不高,平台内容差异化意识欠缺等共性问题。以及曾为优势如今变为掣肘各自的思维和经验问题。无论是报纸媒体还是电视媒体,在短视频的发展上都应该要警惕新闻娱乐化的倾向。短视频新闻的发展已经经历了草莽期,呼唤规范、有序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要积极构建短视频新闻的生产标准和价值尺度,这将对新闻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