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乡土绘画曾一度成为那个年代艺术创作的主流趋势,尤其是西南地区的“伤痕美术”、“乡土绘画”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学术价值。虽然伤痕美术、乡土绘画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但它是一个民族思想意识视觉转化的历程,成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历史、文化、思想特征的一个通道。但回溯历史,“乡土绘画”以及之后的“新乡土绘画”是否真正触及了“乡土”文化范畴意义仍需要我们去讨论。90年代以来的新乡土绘画虽然在题材上与80年代的乡土绘画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但乡土题材所承载的话语方式却是完全不同的。80年代的乡土绘画更多的是艺术家表达的视觉载体,作品不可避免地具有一种个人的局限性,90年代的新乡土绘画则是将目光转向艺术家自身周遭的生活日常,这种乡土的日常性恰恰又与历史发展的碎片结合在一起。无论新乡土绘画在内外两种不同的指涉层面,都不自主的带有一种在地性的本土意识。近年来,以乡土为中心的当代艺术实验项目不断出现,但如果对乡土的研究与梳理如果仅仅停留在现象描述和文献罗列,对“乡土”的问题研究就难免缺乏深度和方向。无论是艺术史家对于美术史的梳理,还是有关乡土的展览之中,乡土题材似乎已经成为当代艺术史中约定俗成的一个概念。如果对乡土在各时期的问题梳理清楚,乡土绘画、新乡土绘画以及之后关于乡建的讨论就无法理清和深入。随着逆城市化进程的出现,艺术与乡土的关系也由原来的表现乡土转向介入乡土,从表现乡土的静止状态走向互动的共生创作。中国当代乡土题材经历了从一元图像向多元表达的一个历史过程,这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多元发展趋势如出一辙。从表现乡土到介入乡土,艺术与乡土的关系也经历了一个从静止到互动的发展过程。在逆城市化和当代艺术多元格局发展的未来,艺术和乡村的关系也会出现更多的新的可能性,中国当代艺术还将创造出更多的乡土话语范式以及艺术介入乡土的新方式。这也意味着,对艺术与乡土的共生关系的讨论和研究也会持续深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