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为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缠绕性草质藤本,又名穿山龙、穿地龙、野山药等,广泛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安徽、湖南等地。其根茎中含有的薯蓣皂甙元是合成甾体类药物的重要前体,具有极高的药用经济价值。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薯蓣皂苷及其衍生物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祛痰、抗艾滋病、抗衰老、降血脂等多项药理活性。因此对中药材穿龙薯蓣的研究开发具有相当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本文研究了穿龙薯蓣种子萌发特性,并采用盆栽方法进行水分试验,研究了穿龙薯蓣的生长发育规律,及水因子对穿龙薯蓣光合特性、根茎产量、皂苷含量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穿龙薯蓣种子萌发特性研究了穿龙薯蓣的生物学特性及影响种子萌发的多种因素,温度是影响种子发芽的主要因素之一,较适发芽温度为25℃,且新种子比陈种子的发芽率高35%。建议:种子进行育苗时要选用新种子,育苗温度控制在25℃左右,采用薄膜覆盖或在温室内以满足对温度的要求,播种前先将新种子通过低温砂层积60天或浸泡于100mg/L的赤霉素溶液中24h,可有效促进其萌发。2)水因子对穿龙薯蓣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研究了不同供水量对穿龙薯蓣生长发育的影响,一二年生穿龙薯蓣生长发育指标表现为450mm处理>600mm处理>300mm处理,且二年生穿龙薯蓣在450mm处理下生长发育最优,根茎产量最高。穿龙薯蓣在第二年的根茎增长量要比第一年高。水分过量或缺失均会影响穿龙薯蓣的生长发育。3)水因子对穿龙薯蓣光合特性影响研究了不同供水量对一二年生穿龙薯蓣光合特性的影响。穿龙薯蓣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现一定规律性,均为清晨最高,然后逐渐降低,午后变平缓;其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具一定的相似性;一年生穿龙薯蓣的胞间CO2浓度表现为早晚较高,而午间较低的现象,二年生穿龙薯蓣胞间CO2浓度则为早、中、晚较高;蒸腾速率为早晚较低;穿龙薯蓣水分利用效率清晨最高,至中午连续下降,午后又回升;一年生与二年生穿龙薯蓣在450mm处理条件其光合指标表现最好。4)水因子对穿龙薯蓣质量影响研究了水因子与穿龙薯蓣皂苷含量积累的关系,穿龙薯蓣中薯蓣皂苷含量最大值出现在9月20日450mm处理条件,且一、二年生各处理的皂苷含量变化趋势随着采收时间延长均为先升高后降低,不同生长年限穿龙薯蓣皂苷含量不同,皂苷含量随着根茎生长年限的增加而上升,皂苷的产出量第二年大于第一年。水分缺失或者水分充足时都会降低薯蓣皂苷的含量,因此施水量是影响皂苷含量的重要因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