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增龄与AD患者额叶脑组织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bcchen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病机制及病理过程国内外学者通过人脑组织、动物模型、细胞模型等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其确切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国内尚无AD相关的人脑蛋白质组学研究,本次实验利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组织库收集的宝贵尸检病例标本进行研究。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利用HE、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病例进行筛选,根据病理诊断标准确诊后,结合临床诊断分组;2)通过荧光双向差异凝胶电泳技术分离蛋白点,并利用质谱进行蛋白点鉴定,搜库并分析蛋白点在AD发病机制中的意义。3)选择部分蛋白点进行western blotting验证,证明双向电泳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论文的第一部分是对AD的病理学筛查,利用国际公认的,发生特征性病理变化的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我们总共选择了anti-β-Amyloid/AT8/Synuclin/Ubiquitin四种抗体,根据淀粉样沉积、纤维缠结、神经毡等染色情况以及HE染色显示的神经元丢失等判断选择出AD病例,并利用Synuclin染色结果鉴别出同样具有痴呆表现的路易痴呆或帕金森病性痴呆。结合临床诊断标准最终选择出6例AD和6例正常对照,进行下一步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论文的第二部分主要是:根据第一部分结论分成两组的病例,提取对应部位的新鲜脑组织蛋白,并进行荧光双向差异凝胶电泳,将获得的6副三通道荧光图输入配套的图像分析软件Image Master 2D Platinum、Image Quant、DeCyder(Version6.5)进行分析,分析得到的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明确差异蛋白点性质,搜库分析其与AD的关系。在本次实验中共发现18个差异蛋白点,鉴定了其中17个,得到14个蛋白质,其中有两种蛋白质是由不同的蛋白点鉴定所得。经查阅大量文献,发现获得的蛋白质多为氧化应激相关、骨架蛋白、分子伴侣蛋白等,有4种蛋白质未在以往的研究中报道,而另外的蛋白质的含量变化也与国外研究报道的不尽相同。第三部分主要利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验证了热休克蛋白90α的含量变化,实验结果显示与双向电泳的结果一致,验证了双向电泳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研究为以后的AD发病机制的研究,为AD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经过30余年的发展,国家级开发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吸引外资最多、投资环境最优、技术水平最高的现代化产业集聚园区,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人鼻咽癌CNE2荷瘤裸鼠的抑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黄芪注射液应用于临床抗头颈肿瘤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建立人鼻咽癌CNE2荷瘤裸鼠移植性肿瘤模型,
本文以位于我国山西省南部和河南省北部的成汤祭祀建筑——汤帝庙(又称汤王庙)为研究对象。论文从建筑历史专业角度出发,在祭祀文化的背景下,研究各汤帝庙的历史沿革、布局特
乳腺癌在欧美国家及我国部分大城市已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以及分子靶向治疗等。伴随着免疫科学的发展,免疫治疗成为乳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