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学习化学,成为课堂的主体,增加课堂的参与度,让学生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从而获得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良好习惯。本课题以洮南市永茂乡中学九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农村九年级学生化学学习积极品质的如何培养进行实践研究。本课题根据国外、国内积极品质理论研究,应用“农村中学九年级化学学科积极心理品质调查问卷”,发现农村学生学习动机存在,自我提高的需要不能实现,自我实现需要不能满足,他们迫切的渴望认同,在行为品质上出现师生关系影响了学生积极品质发展,学生自信心不足,学习习惯不良,导致能力品质低下等问题,本文针对农村初中生这一特殊群体结合农村特点、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等方面进行了成因分析,针对成因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及教学实践法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通过采取策略实践前和实践后对比得出设计的“农村中学九年级化学学科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策略”是有效的,结论如下:1.设计的“农村中学九年级化学学科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模型与策略”,经过一年的实践验证,效果如下:(1)通过培养学生外部学习动力向内部学习动力的转化为本研究的基础;再通过培养内部学习动力转化为行为品质,进而转化为能力品质;(2)通过让学生学习日记,包括每天的课后反思(错题积累)、考试后反思、实验反思等,经过一年的坚持,可发现:反思内容由表面逐渐向问题实质转化;(3)通过教师进行学法策略教学,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以致用,经过一年的坚持,有一定的成效;(4)通过实验课堂实验采用“收—放—收”相结合的方式改进,促进学生的实验能力较大提高(设计、观察、操作、分析、探究);(5)通过小组长当老师活动展开,学生的提问能力、质疑能力、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有所改善;2.通过农村九年级学生化学积极心理品质的一年培养,学生知识理解应用能力有所提高,探索班与对照班前后测成绩差异显著。3.通过农村九年级化学学科积极心理品质策略一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4.通过农村九年级化学学科积极心理品质策略的一年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价值观有所改善,体现了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积极探索的钻研精神、小组团结合作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