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九年级学生化学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ce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学习化学,成为课堂的主体,增加课堂的参与度,让学生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从而获得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良好习惯。本课题以洮南市永茂乡中学九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农村九年级学生化学学习积极品质的如何培养进行实践研究。本课题根据国外、国内积极品质理论研究,应用“农村中学九年级化学学科积极心理品质调查问卷”,发现农村学生学习动机存在,自我提高的需要不能实现,自我实现需要不能满足,他们迫切的渴望认同,在行为品质上出现师生关系影响了学生积极品质发展,学生自信心不足,学习习惯不良,导致能力品质低下等问题,本文针对农村初中生这一特殊群体结合农村特点、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等方面进行了成因分析,针对成因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及教学实践法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通过采取策略实践前和实践后对比得出设计的“农村中学九年级化学学科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策略”是有效的,结论如下:1.设计的“农村中学九年级化学学科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模型与策略”,经过一年的实践验证,效果如下:(1)通过培养学生外部学习动力向内部学习动力的转化为本研究的基础;再通过培养内部学习动力转化为行为品质,进而转化为能力品质;(2)通过让学生学习日记,包括每天的课后反思(错题积累)、考试后反思、实验反思等,经过一年的坚持,可发现:反思内容由表面逐渐向问题实质转化;(3)通过教师进行学法策略教学,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以致用,经过一年的坚持,有一定的成效;(4)通过实验课堂实验采用“收—放—收”相结合的方式改进,促进学生的实验能力较大提高(设计、观察、操作、分析、探究);(5)通过小组长当老师活动展开,学生的提问能力、质疑能力、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有所改善;2.通过农村九年级学生化学积极心理品质的一年培养,学生知识理解应用能力有所提高,探索班与对照班前后测成绩差异显著。3.通过农村九年级化学学科积极心理品质策略一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4.通过农村九年级化学学科积极心理品质策略的一年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价值观有所改善,体现了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积极探索的钻研精神、小组团结合作的幸福感。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甲醇储存过程特点,对甲醇罐区潜在危险性进行了分析,提出设计中应采取的防火间距、储罐型式、耐火等级、电气安全、减少蒸气排放、通风、惰化、阻火器、防止静电与雷
<正>关于辞书的排检体例,[捷]拉迪斯拉夫.兹古斯塔认为"单个的编好的词条必须排列有序,成为一个整体。"并且主要立足于西方词典,指出"唯一切实可行的是按词目的字母顺序排列
<正>绪言上下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艺术瑰宝,更是其他文化所不可取代的一种文明的体现。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可以说艺术设计能够带领我们走向对美的探究,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正义理论的提出,人们越来越关注全球环境正义、区域环境正义的合理性。本文分析了国际环境正义和区域环境正义存在的问题。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必
1999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的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
<正>在中国化学矿业协会近日主办的磷资源开发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会议上,由中蓝连海院提供技术支持的中低品位磷矿浮选技术被国土资源部列为鼓励推广磷资源先进
针对浙江省森林覆盖率高,并且发生森林火灾的频率也高,单纯的视频监控在夜晚无法识别等问题,提出了视频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来监控森林火灾的方案。该方案是在森林的某
目前以生物炭为代表的生物质对重金属的吸附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为确定生物炭对溶液中镉的吸附性能,选用由棉花秸秆制备的生物炭,研究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以及温度、pH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教育理论界关于教学评价概念的不同界定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揭示教学评价概念内涵必须遵循的几个原则 ,并对教学评价概念内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由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缓蚀剂委员会召集并主持的“酸性介质缓蚀剂学术讨论及应用技术经验交流会”于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八日至十二日在四川省隆昌县省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处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