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属石杉科(Huperiaceae)石杉属(Huperzia)蕨类植物。种类丰富的内生真菌普遍存在于各种植物中,但蕨类中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系统性研究较少见。从蛇足石杉内生菌中寻找活性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蛇足石杉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了新途径。但至今为止,这类植物内生菌代谢产物的系统性研究较为少见。为了寻找蛇足石杉内生菌次级代谢产物中的细胞毒活性成分,本论文以从药用植物蛇足石杉内生真菌中寻找抗肿瘤活性化合物为目的,将从蛇足石杉中分离纯化出来的具有细胞毒活性的内生真菌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总DNA,使用ITS4和ITS5通用引物扩增ITS序列,扩增产物送测序,测序后通过NCBI与GenBank基因库序列进行BLAST以鉴定真菌种属。对已鉴定的蛇足石杉内生真菌采用固体培养基扩大发酵,通过正相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制备型薄层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手段对其发酵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理化性质、质谱、核磁等波谱分析技术,并结合相关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测试采用MTT法。采用酶标仪法测定化合物抑菌活性。本论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是综述部分,对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及其代谢产物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二章是关于球毛壳属(Chaetomium sp.)M336的化学成分研究。第三章是关于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MF453的化学成分研究。第四章是关于镰刀菌属(Fusariumsp.)MS545的化学成分研究。从上述三株蛇足石杉的内生真菌中共鉴定了 29个化合物,其中9个为新化合物,化合物类型主要为聚酮衍生物、甾体衍生物及吡啶衍生物等。100株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分别用PDA、SDA和改良的Fries培养基培养,筛选出三株具有良好抗肿瘤活性的内生真菌,并对其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336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在对球毛壳属(Chaetomiumsp.)M336的化学成分研究中我们分离鉴定了 14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有5个,化合物主要结构类型为聚酮。对新化合物1-5进行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化合物5对乳腺癌细胞(HeLa),肺癌细胞(A549)和胃癌(SGC 7901)细胞系具有显著的肿瘤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0.016μg/ml,0.020μg/ml,0.017μg/ml。对新化合物1-5进行抗细菌活性测试,结果显示,1,2,3,4,5对E.coli,Staphylococcus aureus.Salmonella typhimurium ATCC 6539,Enterococcus faecali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化合物5抗菌活性显著,对四种细菌E.coli,Staphylococcusaureus,Salmonella typhimurium ATCC 6539,Enterococcus faecali的抑制率分别为 0.78 μg/mL,0.78μg/mL,0.78μg/mL,0.78μg/mL。从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MF453 的次级代谢物分离到8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4个。从镰刀菌属(Fusarium sp.)MS545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到7个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