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工业化”战略是当代西方发达国家为扭转本土工业尤其是制造业衰退的局面,调整更新产业结构,实现工业水平升级以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所选择的道路,也常常被称为“新工业革命”,往往表现为政府支持本土制造业的振兴和本国海外制造业的回归,而其实质则是期望通过技术创新来引导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用技术优势占领高端制造业市场和产业链条高利润段,实现工业的产业升级,从而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和新兴市场国家的挑战面前继续保持优势。同时,“再工业化”战略也具有浓厚的社会政治战略色彩,其概念的产生本身就与当时美国国内由经济结构变化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和对外关系问题紧密相连。发达经济体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陆续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其中也包含了应对国内社会政治危机和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变化而进行谋划的意图。故此,相关国家或经济体所提出的“再工业化”战略的内容与特点,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上的影响因素,也要考虑其内外社会政治状况的影响因素,而其可能产生的结果和影响也应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其中对国际关系、南北关系的影响,尤其是对我国与相关发达国家(经济体)的经济政治关系的影响,尤其值得重视与探讨。这一战略的实施需要发达经济体政府采用一系列政策予以推动,而各国在政策的运用上也体现出很大的综合性,往往包括了法规规范与引导、特定产业的政策支持、产业保护和研发政策等多重政策。这些政策的性质、作用目标与效果各不相同。其中,研发政策对“再工业化”主要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意义,是生产技术升级、产业效率提高和结构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其性质介于直接干预产业的保护政策和间接影响产业发展的规范政策、辅助政策之间,故而在整个“再工业化战略”的政策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欧盟作为发达经济体,其主要成员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同样面临着因制造业产业转移所造成的所谓“产业空心化”、“去工业化”现象带来的困境,尤其在2008年金融海啸和其后的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下,欧盟主要成员国纷纷启动或者加速了国家层次上的“再工业化”的进程,而欧盟层次的“再工业化战略”的整体规划也在2010-2012年间逐渐形成。在欧盟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所运用的诸多政策中,研发政策的运用意义尤为重大,而欧盟对研发政策也体现出极大的热情,在许多方面凸显出其重点地位。由于欧盟本身在经济政策、组织结构和国际地位等方面的特点,研发政策在其“再工业化”进程中被重点运用极有可能成为长期趋势。这种趋势将对欧盟在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的过程中与我国的关系会产生怎样的挑战与机遇,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四个部分介绍研发政策在欧盟层面的“再工业化”战略中的地位。第一部分介绍了“欧盟‘再工业化战略’中研发政策地位”这一问题的产生、国内外研究状况以及研究该问题的意义与方法;第二部分阐述“再工业化”概念的提出、发展以及在金融危机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体现,以及研发政策在“再工业化战略”中的表现形式和地位;第三部分具体分析了欧盟层面“再工业化战略”的形成特点,并从经济政策结构、成员国与联盟的互动、欧盟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国际地位三个角度对研发政策在欧盟层次“再工业化战略”中所处地位的原因进行剖析;最后从经贸关系和国际政治关系两个层面对欧盟层次“再工业化战略”重点运用研发政策对中欧关系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正反两方面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