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的需要,为审定品种的抗病性鉴定服务,必须建立代表安徽省各种植生态区的病菌菌种库。小麦赤霉病、小麦纹枯病、玉米小斑病和玉米茎基腐病是安徽省小麦和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也是报审品种抗病性鉴定的主要对象,筛选优化以上病害病原物的储藏条件是菌种库的基础工作,意义重大。本文以上述四种病菌为研究对象,主要以病菌的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以及致病力指标为依据,通过不同储藏温度、不同保种基物、不同基物含水量与不同保存时间等条件的影响试验,找出各病菌的最佳储藏条件的组合,为小麦、玉米品种的抗病性鉴定和抗病育种工作服务。研究结果如下:1.冷冻真空干燥法对基物含水量的研究:经过不同的真空冷冻干燥时间对4种基物(小麦、大麦、玉米、绿豆)含水量的影响研究,得到了真空冷冻干燥时间与含水量的关系,真空冷冻干燥时间为22h-33h,固体培养基物含水量在10%以下对病菌储藏有利;2.菌种储藏方法的优化筛选:小麦、大麦、玉米、绿豆4种固体培养基的研究:设置0h、11h、33h、55h的冷冻干燥时间处理后,分别保存于4℃、-20℃和-80℃温度的冰箱中,在不同储藏时间段测定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及致病力。结果表明:在4种培养基物中,小麦赤霉病菌与小麦纹枯病菌在玉米培养基物上生活力表现最好,设置的4个玉米培养基含水量梯度条件,-80℃温度保存3个月后,小麦赤霉病菌平均菌丝生长速率平均值为3.10cm/d,产孢量平均值为3.98×105个/mL,田间鉴定的病情指数为0.87%。小麦纹枯病田间鉴定的平均病情指数达到0.48%。玉米小斑病菌与玉米茎基腐病菌在小麦培养基物上生活力表现最好,-80℃温度保存3个月后,玉米小斑病菌的产孢量的平均值为5.63×105个/mL,田间鉴定的病情指数为0.61%。玉米茎基腐病菌的平均产孢量为2.18×10~7个/mL,田间鉴定的病情指数为0.76%。3.菌种储藏时间的确定:-80℃温度条件下储藏,设置12个月、15个月、18个月三种处理,测得的玉米培养基中小麦赤霉病菌的菌丝生长速率的平均是为:2.316、2.414、2.265(cm/d)。小麦培养基中玉米茎基腐病菌的菌丝生长速率平均值为:2.306、2.418、2.193(cm/d)。随之储藏时间的延长,病菌的生长速率略有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