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语课堂的教师话语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主要媒介,也是教师调控学生课堂行为的重要手段,因此,对教师话语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进而改进课堂教学的效果。本研究从教师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旨在探讨实习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课堂话语特征,以期能为实习教师的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职业发展方面给一些建议。本文侧重于英语课堂过程中的教师话语,因此,在研究教师话语特征时主要从师生话语互动类型,教师话语量,教师提问方式和教师反馈方式四个维度进行分析比较实习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在高中外语课堂中的话语特征。本研究在定性研究的框架下,以Krashen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说,Long的互动理论,Swain的可理解性假说及社会互动理论为依据,以分别来自于甘肃省一所重点师范院校的四位实习教师(大四实习生)和四位来自于兰州市两所重点高中的四位实习指导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会话分析及课堂观察,录像和问卷等方法,从质,量两个角度,对八位研究对象的英语课堂话语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课堂录像的转写,编码和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关于教师话语互动类型,在本研究所涉及的三种师生互动类型中,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教师均倾向于提出少量的复杂的IRF互动类型,但实习指导教师课堂相对复杂的IRF互动类型多于实习教师的,而基本的IRF互动类型却远远少于实习教师的。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师生课堂互动越少,复杂的IRF互动类型就越少,而基本的IRF互动类型就越多。关于教师话语量,本次研究发现无论是实习指导教师还是实习教师,其课堂话语量都远远超过了学生话语量。并且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师生互动较少的课堂,教师的话语量明显多于有互动或互动较多的课堂。关于教师提问方式的调查结果,在本研究所涉及的两种提问方式中,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教师均倾向于提出更多的展示型问题和少量的参考型问题,但实习指导教师提出的展示型问题和参考型问题的总量远远多于实习教师的。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实习指导教师更喜欢在课堂上发问,并且互动较多的课堂,教师提问也相应多,特别是参考性问题更多一些。最后,至于教师的反馈反方式,本研究发现实习指导教师给予学生的积极反馈少于实习教师的,而消极反馈多于实习教师的,而实习指导教师给出的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的总量却多于实习教师的。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喜欢在课堂上发问的教师,其课堂反馈话语也相应较多,同时课堂上师生互动也多于不爱提问的教师。本研究的结果对教师教育,教师发展和语言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目前中学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研究对象的不便和面临的困难,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没有涉及,且数据收集及统计不是很精确。作为探索性实证研究,本研究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视角对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教师的课堂话语的差异进行了调查,期望能对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的教育,培训和发展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