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滨海地区土地多为泥质重盐碱地,盐碱地总面积约万公顷,原始植被稀少。其中曹妃甸新区盐碱地,在建造经济开发区之前此地区为盐田.为了建设城市经济发展,治理盐渍化土壤是河北滨海新区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众所周知,物理改良是治理盐渍化土壤的传统方法之一,除此以外,化学和生物改良也是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法。修复生态系统是治理盐渍土的主要目的。而研究盐渍土问题的核心是土壤盐分运移机理。本文的研究场地为试验基地的田间试验,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滨海盐渍土盐分动态变化是通过这个实验设计的植穴体(PHCB)观测,并且运用spss13.0,excel等工具分析土壤剖面0~80cm分析盐量运移的影响规律,建立预测方程并筛选出PHCB的最优水平因素。本实验研究表明:试验基地均匀设计田间试验的植穴体的阻盐效果预测方程为:Y=0.910-0.322X11-0.351X12+0.179X32-0.025X4-0.107X5,各因子影响主次顺序为:木本植物>填料>填料布设方式>填料厚度,各因素最优水平分别为:植物为国槐,填料为牛粪+草炭,填料厚度为10cm,填料布设方式为双袋子(底部+周围)。对试验基地田间试验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得出植穴体的阻盐的最优水平为:耐盐植物为火炬树或国槐,PVA为1%~2%,果胶为0.1%,填料为草炭,填料布设方式为底部+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