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lN/ScAlN复合薄膜的微纳传感器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pgre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以及5G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物联网系统被广泛地应用于交通运输、智能农业、智能医疗、国防工业以及日常生活中。其中,数以千万计的小尺寸、低功耗、高精度微纳传感器作为“万物互联的神经元”组成了物联网系统感知层面的传感网络。MEMS技术在国内外已经显示出开发成熟商用传感器的潜力,并且已经在惯性导航、压力检测、新能源等新型物联网领域中大量使用。压电材料、制备工艺、器件结构以及外围电路是设计微纳传感器的关键因素和环节。本文主要以设计制备一种单片集成的多功能、高性能压电传感模块为目标,从氮化铝(AlN)及钪掺杂氮化铝(ScAlN)压电薄膜出发,搭建AlN/ScAlN复合薄膜MEMS传感器制备平台,解决了复合薄膜所带来的关键工艺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模型和有限元仿真对传感器的微结构进行设计和优化;针对不同传感器的应用场景和实际功能搭建了外围匹配电路;最后,对基于此平台技术的单片集成的三种传感器进行了实验测试和分析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AlN/ScAlN复合薄膜微纳传感器制备平台工艺技术分析了压电AlN及ScAlN薄膜的物理电学特性,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和工艺参数对AlN及ScAlN薄膜质量的影响机制;分析了Sc元素掺杂对提升AlN薄膜性能的优化机理;利用磁控溅射沉积工艺成功制备了高结晶度的AlN/Sc0.2Al0.8N复合压电薄膜并进行了材料表征。针对带有悬臂梁和底部空腔的微纳传感器结构特点,搭建了一个多器件单片集成的AlN/ScAlN器件制备平台;研究了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压电薄膜沉积、薄膜刻蚀、双面光刻、深硅刻蚀等关键工艺,为实现微纳传感器件协同设计提供了工艺基础。(2)基于AlN/ScAlN复合薄膜的微纳器件设计与优化基于AlN/Sc0.2Al0.8N复合薄膜微纳器件制备平台,研制了一种在梯形悬臂梁两侧引入对称拐角结构的压电式能量采集器。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多层材料悬臂梁的有效刚度与复合薄膜的有效压电参数影响能量采集器电学输出和共振频率的理论模型。通过有限元模拟仿真和实验测试评估了具有不同梁结构的压电薄膜能量采集器的性能。与传统的无拐角梯形悬臂梁相比,经优化的带拐角梯形(Trapezoid with Corner,TWC)悬臂梁能量采集器可将输出功率提高五倍。研制的AlN/Sc0.2Al0.8N的TWC悬臂梁式能量采集器的谐振频率为330.25 Hz,最大功率密度可达到2.054 m W·g-2·cm-3,约为AlN能量采集器最大功率密度的两倍。进一步,作为单轴加速度计,研究了梯形和TWC悬臂梁结构非谐振频率范围的电学输出特性。实验结果表明,TWC型器件的电荷灵敏度,最小量程和共振频率分别为6.2 p C/g,0.001 g和1284.25 Hz,并且在2 g加速度范围内表现出的良好线性输出特性(非线性度<0.087%)。基于AlN/Sc0.2Al0.8N复合薄膜微纳器件制备平台,研制了一种折叠四梁的三轴压电加速度计。其中,四个支撑梁结构位于中心质量块的两侧,与质量块的边缘对齐,且梁的厚度与质量块的厚度保持相同。为了实现多轴检测,在折叠梁的末端设计分布了共16个压电传感叠层。分别从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模拟说明了器件在X,Y,Z轴方向上加速度载荷引起的结构变形,应力分布和电学输出。实验表明,器件沿X,Y,Z轴方向的电荷灵敏度分别可以达到~1.07 p C/g,~0.66p C/g和~3.35 p C/g。这种结构为高灵敏度、低横向耦合的三轴压电式加速度计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AlN/Sc0.2Al0.8N复合薄膜微纳器件制备平台,研制了一种声表面波(Surface Acoustic Wave,SAW)谐振器。仿真发现,复合薄膜SAW谐振器的品质因子(Q)和有效机电耦合系数(K~2)均高于纯AlN或Sc0.2Al0.8N薄膜器件。通过MBVD(Modified Butterworth Van Dyke)模型提取测试曲线的电学参数,计算得到高达9704的Qunload值以及19.4的优值。进一步研究了带有底部空腔结构的SAW压力传感器,设计了一种集中载荷压力测试装置,分析了谐振器在集中载荷压力下频率漂移机制。外载荷作用下器件的串联谐振频率(fs)和并联谐振频率(fp)的变化线性近似为Δfs/F=-12.7 k Hz/N和Δfp/F=-46.2 k Hz/N,其载荷灵敏度分别为-28.4 ppm/N和-103.2 ppm/N。(3)外围电路仿真与实验针对单片集成的MEMS压电能量采集器、加速度计以及SAW谐振式压力传感器件,分别设计了三种功能电路模块,可以实现微纳传感模块的多种物理信息采集以及信号处理。仿真和实验表明,所设计搭载LTC3588-1芯片的能量采集微纳传感器电源模块能持续输出3.6 V的直流电压;所设计搭载OPA2192芯片的前置放大模块能够实现微纳加速度计输出小信号的放大;所设计搭载AT-41411芯片的振荡电路模块能够实现SAW传感器的自激振荡。多种MEMS传感器与电路模块的结合为后续自供能传感器系统的搭建提供了设计思路与解决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Sig-1R(Sigma-1 receptor)对胰岛β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并在脂毒性条件下探讨Sig-1R对胰岛β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在小鼠胰岛β细胞系MIN6细胞中,利用慢病毒载体转染技术建立稳定敲减及过表达Sig-1R的细胞株。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ig-1R对MIN6细胞增殖率及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基因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Sig-1R敲减MIN6细胞与空载对照组细胞之
学位
背景与目的: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中国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且发病率尚未见下降趋势。据我国关于胃癌的流行病学统计资料显示,约30-40%的胃癌患者在就诊时病期已较晚,5年生存率不足10%。尽管随着治疗方案的优化和新的靶向药、免疫治疗的出现,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总体来说,目前我国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情况仍不
学位
贵金属纳米线具有优异的机械、电学和光学性能,广泛应用于柔性透明导电器件、传感器和光热治疗等领域。由于贵金属纳米线的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散射性能好,如何将激光能量选择性地沉积到贵金属纳米线的连接部位,在不损伤贵金属纳米线的非连接部位,不改变贵金属纳米线位置的基础上,实现贵金属纳米线的原位、低损伤连接,是贵金属纳米结构功能化、器件化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实现贵金属纳米线的原位、低损伤连接为目的,通过理论
学位
高原寒区内冰川、积雪、永久性和季节性冻土广泛分布,水循环要素复杂,要素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流域内能量及水循环过程。加之高原寒区气候条件特殊,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且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受高程影响大。下垫面环境也不同其他地区,不仅冰川广布,而且在板块运动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下垫面结构,这些都使得高原寒区的水文循环及能量过程有异于其它地区。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高原寒区冻土退化、冰川积雪消融加速,区域内的水
学位
边坡失稳导致的滑坡灾害是我国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合理地评估边坡稳定性和变形特征对滑坡灾害防治至关重要。边坡稳定性和变形特征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包括岩土体参数空间变异性、荷载不确定性等。边坡稳定性分析和变形预测依赖于岩土工程勘察数据、现场监测数据和计算模型。不确定性条件下根据既有数据和计算模型准确高效地评估边坡响应(包括稳定性和变形)十分具有挑战性。其关键难点包括:(1)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和监测数
学位
金属有机骨架(MOFs)作为有机-无机杂化的多孔材料,由于具有大比表面积、丰富的功能位点和可调节的尺寸和结构,在气体存储、分离和催化领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MOFs材料在荧光传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比如MOFs具有精确、多样、可调、可设计的晶体结构,可设计功能位点实现特定的检测功能,而且MOFs作为固体材料可重复利用。发光金属有机骨架在荧光传感领域中已经实现了对离子、气体、挥发有机物、药物、生物分子
学位
蒸散发(ET)是联结地表水循环-碳循环-能量平衡的关键因子,研究其年际变化及驱动机制对认识气候演变及水循环变化规律、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和高效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ET与大气-植被-土壤耦合系统的关系复杂,且大尺度ET难以观测,当前人们对陆地ET年际变化规律及驱动机制的认识不清。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基于多种来源的蒸散发数据集分析了陆地ET的年际变化规律及其受气候和植被变化调
学位
近70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如何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城市空间品质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城市通风与空气质量、居民健康、建筑能耗、人体热舒适息息相关,因此有必要提出科学性和普适性较强的城市通风优化设计方法,并将其落实到具体设计项目,从而为高品质的城市空间规划和精细化的空间治理提供支撑。本文整合城市规划学、气象学、运筹管理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以广州市为实验场域,就多种典
学位
本文主要研究了欧氏空间Rn上一类Hamilton椭圆系统和Heisenberg群上一类带有临界Sobolev指数的一类次椭圆系统的解的存在性问题:包括势能V(x)为周期情形下带有超线性Sobolev指数非线性项的变号解的存在性和多解性,势能V(x)为非周期情形下带有渐近二次型和超二次型非线性项的变号解的存在性和多解性,Heisenberg群上带有临界Sobolev指数的一类次椭圆系统的解的存在性,
学位
光电化学(Photoelectrochemical,PEC)传感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其在体内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生物环境的复杂性对PEC传感的特异性和可靠性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本论文以实现活体中PEC可靠分析为研究目的,针对PEC活体分析可靠性低的关键问题,以增加单电极电化学输出信号通道为思路,提出两种PEC比率传感策略,即1)目标物调控小分子有机半导体(SMOS)吸收波长和2)目标物调控镧系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