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呈上升趋势,给路域监管带来巨大的威胁与挑战。行驶状态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本质上是一种移动式危险源,其事故具有概率低、后果重、风险受体不确定等特点,以“车-路”系统为研究对象的风险分析难以满足路域安全监管需求,亟需构建移动式危险源视角下的路域风险分析理论与方法。本文围绕“车-路-环”综合系统下的路域风险分析问题,以实现风险定量评价与预警预控为目标,结合风险管理理论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路域宏观安全风险概念与影响因素,设计风险评价模型及分析流程,构建风险分级管控模式和策略方法,为路域宏观安全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指导。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如下:(1)因素分析。针对路域系统风险影响因素多且耦合的特点,提出基于软系统方法论的路域宏观安全风险影响因素分析流程;明确宏观安全风险基本概念与内涵,建立路域系统要素与风险影响因素关系模型;应用丰富图方法完成路域系统要素感知与表述;最后基于根定义与概念模型与构建风险影响因素集合。(2)模型构建。利用ARAMIS方法论与脆弱性思想,解析宏观安全风险逻辑分析模型,定义频率、强度以及脆弱度3项安全状态参数的概念及范畴;设计事故频率和后果强度评价模型;扩展脆弱度参数内涵,制定脆弱度评价模型与方法;集成各参数评价模型,构建路域宏观安全风险数学分析模型及评价流程。(3)模式设计。以路域安全监管需求为导向,建立基于空间分析的风险管控技术流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路域宏观安全风险地图可视化方案;以地理空间主成分分析为基础,设计安全状态参数风险贡献度分析流程,制定异常风险点识别原则;在此基础上,引入基于风险的监管理论,构建路域宏观安全风险管控三维结构模型,设计风险匹配监管模式与策略方法。(4)实证应用。以北京市界内G4高速、G6高速与G104国道数据为实证应用对象,验证评价模型适应性、风险地图可靠性和管控策略方法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