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清康熙时期幕府戏曲活动的研究,着重以幕府与戏曲之间发生的联系为切入点,探究幕府组织、创作、演出戏曲的形式特征。同时,亦重视考察幕府戏曲活动的地域流布特点及其对康熙时期戏剧的总体性影响,丰富和补充了清代幕府研究。
绪论部分主要论述幕府戏曲的内涵和外延;康熙时期幕府戏曲兴盛的背景和状况;康熙朝幕府戏曲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幕府机构作为中国古代演剧的特殊场域,其演剧的特殊性,不仅在于幕府伎乐是中国古代伎乐体系的重要构成,而且幕府演剧是中国戏剧传播的重要媒介。讲武修文的需要、普遍盛行的妓乐之风、最高统治者的宽容态度构成影响幕府戏曲兴盛的外因,与其形成的内因(幕府文化的重要构成、戏剧本身发展的需要)共同推动幕府戏剧的繁荣。清康熙朝幕府戏曲活动研究对于清代士人游幕与幕府文化研究、清代官署演剧研究、明清幕府中的家乐研究具有重大价值与意义。
论文第一章论述幕府戏曲的演出盛况,包括幕府戏曲演出的戏班组织、内容及其演出形式。规模宏大的幕府家乐及乐部是幕府戏班组织的基础,而教授的精良及演技的高超则是演出的必备条件。幕府戏曲以全本戏和歌舞表演为主,在剧目和声腔上具有独特性。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幕府戏曲创作的特征。幕府这一特殊环境为戏曲创作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集体协作及化案头曲为场上剧的条件。其创作主题主要集中于忠义剧、才子佳人剧、借史抒情剧三种类型。同时,其创作在结构体制、人物塑造等方面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
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幕府戏曲表演、导演特征。幕府戏曲表演艺术不仅在演员的歌容、舞姿及天然风致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审美追求,而且于“新声”、舞美、组织机制及脚色分工四方面的创新奠定了其表演艺术的独创性。幕府戏曲的导演主要体现在幕府家乐的教习及演出综合指导两个方面。
第四章主要论述了幕府戏曲活动对康熙时期戏剧的影响。清康熙时期幕府戏曲活动的广泛开展,促进了声腔剧种传播、扩大了戏剧流布区域及提升了戏曲理论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