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堆肥是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堆肥过程中存在着多种有害气体释放造成二次污染。本文以降低蛋鸡粪堆肥过程的氨气与甲烷排放为目的,进行生物炭的优选及改性,以期得到一种能高效减排蛋鸡粪堆肥过程氨气和甲烷排放的生物炭产品,并结合堆肥样品理化指标和微生物学指标初步探讨了生物炭对堆肥氨气和甲烷减排的机制,为生产中有效降低堆肥过程有害气体排放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试验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不同生物炭对蛋鸡粪堆肥过程氨气和甲烷减排的研究;二是生物炭的改性与优选;三是改性生物炭对蛋鸡粪堆肥氨气和甲烷减排效应及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空白组相比,堆肥期间添加秸秆炭、竹炭、木炭、椰壳炭、鸡粪炭后堆肥中氨气总排放量分别降低了33.11%、22.70%、32.87%、21.51%和24.19%,其中,生物炭添加组氨气总排放量显著低于空白组,秸秆炭组与木炭组氨气总排放量显著低于其他生物炭组(P<0.05);各生物炭添加组甲烷总排放量与空白组相比分别降低了22.17%、12.14%、17.72%、6.12%和14.31%,秸秆炭组、木炭组和椰壳炭组甲烷总排放量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此外,添加秸秆炭还能提高堆肥温度与物料硝态氮含量,降低铵态氮含量与堆肥pH,促进有机质降解。这可能与其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以及丰富的表面官能团相关。因此,本文选择秸秆炭为研究对象,通过进一步改性,以期提高堆肥中氨气和甲烷排放的效果。(2)6 mol/L、8 mol/L、10 mol/L HNO3改性炭的氨氮吸附量显著大于其他HNO3改性炭和未改性秸秆炭(P<0.05);25%和30%改性炭的氨氮吸附量显著大于其他双氧水改性炭(P<0.05);先后经6 mol/L HNO3和25%H2O2改性制备的混合改性炭的氨氮吸附量显著高于6 mol/L HNO3改性炭(P<0.05),但与25%H2O2改性炭无显著差异(P>0.05)。表面理化性质分析表明:与25%H2O2改性炭和6 mol/L HNO3改性炭相比,混合改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总孔体积及较多的表面酸性官能团数量(P<0.05)。基于改性炭的氨氮吸附量和表面化学性质,选取25%H2O2改性炭和混合改性炭进行模拟堆肥试验。(3)与空白组相比,添加秸秆炭、H2O2改性炭组和混合改性炭组氨气总排放量分别减少27.59%、15.20%和41.07%,混合改性炭组氨气总排放量显著低于秸秆炭组(P<0.05)。与秸秆炭相比,混合改性炭添加降低了堆体pH,促进了有机质降解,进一步降低了堆肥氮素损失。添加秸秆炭、H2O2改性炭组和混合改性炭组甲烷总排放量分别减少14.10%、14.91%和15.54%,添加改性生物炭并没有进一步降低堆肥甲烷总排放量。添加混合改性炭提高了堆肥中细菌的多样性,改变了细菌群落结构,提高了物料中硝化细菌的平均相对丰度,降低了反硝化细菌和产甲烷菌平均相对丰度。综上所述,在本试验中,相比与其他生物炭,秸秆炭和木炭具有显著的有害气体减排潜势,先后经6 mol/L HNO3和25%H2O2混合改性的秸秆炭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堆肥产品质量和减少有害气体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