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文化软实力在一国国际竞争地位和作用中的凸显,各国越来越重视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但是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和完善面临着诸多挑战,要捍卫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的权威地位,从实践着手固然重要,但是也要重视理论建设,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源泉,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能正本清源,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寻求理论活力和动力,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是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重要文本,《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以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青年黑格尔派意识形态为起点,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形成了早期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本论文从《形态》出发,着重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同时对其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后续发展也做了简要的介绍。第一部分考察《形态》文本。考察文本的形成背景、创作动机、形成轨迹、保存、版本;第二部分梳理《形态》中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探究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特性,分析意识形态批判的目标、基础和方法,探寻意识形态批判的现实依据和价值取向,理解意识形态批判的主要维度;第三部分以《资本论》和恩格斯晚年意识形态的观点为研究对象,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第四部分阐述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是一种具有现实批判特质的理论。深入细致地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加清醒的认识中国当前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问题,更好的应对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