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教育作为一项与当代社会密切相关的教育议题,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中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公民教育对现代国家建设的重要性。但中国公民教育起步较晚,至今尚未形成完善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因此,借鉴他国公民教育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我国公民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的构建大有裨益。受自由主义思想影响,英国公民教育一直处于随意性状态,缺乏政府的统一管理。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针对国内出现的一系列社会和道德问题,政府意识到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开始积极关注公民教育。《1988年教育改革法》出台后,公民教育成为学校五个“跨学科主题”之一,公民教育开始走向国家议程。1997年工党上台后把公民教育摆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其直接组织成立的公民教育研究小组于1998年发布了最终研究报告,即《科瑞克报告》。该报告论述了公民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提出了学校公民教育的目标、设定了每个关键的教学成果、构建了具体的内容体系及实施路径,为2002年公民教育正式在学校内实施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可行性方案。公民教育成为国家法定学科后,政府继续跟进其在学校内的实施情况,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改革。2007年的《课程检视:多样性与公民身份》报告就是在总结英国公民教育实施以来的经验和不足、结合英国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发布的,报告在《科瑞克报告》提出的公民教育三项核心内容基础上增加了“身份与多样性教育”内容,旨在通过传授多样性内容和统一价值观促进更为和谐的英国社会生成。同时,2007年课程改革提出了身份与多样性教育的实施路径。对英国政府主导下的公民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发现,英国公民教育大致呈现以下特点:管理主体由民间团体转移到中央政府;课程体系由零散到逐渐完善;实施情境教育与参与教育结合的教育方式;重视社会资本对公民教育的促进作用。同时,英国公民教育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价值观教育问题,部门政策如何协调问题,社会公平与排斥问题等等。吸收英国优秀经验,同时总结其不足,从中可以得出一些有利于我国公民教育发展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