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诊断主要经过胃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近年国内外研究显示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Ⅰ、Ⅱ、血清胃泌素-17(Gastrin-17,G-17)与CAG有相关性。本文目的在于探讨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的变化规律与胃镜诊断CAG的相关性,以确立其作为非创伤性筛查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期间符合入选标准的消化内科住院的慢性胃炎患者8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行胃镜检查,按2006年9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标准要求取5块胃粘膜组织用于病理检查,另取1块组织用于快速尿素酶试验测定H.pylori感染情况。根据病理结果将受检者分为非萎缩性胃炎组(共45例)、萎缩性胃炎组(共35例)。所有受检者均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3毫升,离心后提取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以t检验分析非萎缩胃炎组及萎缩性胃炎组患者年龄之间的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萎缩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间及非萎缩性胃炎组H.Pylori阳性和阴性组间PGⅠ、PGⅡ、PGⅠ/PGⅡ(PGR)、G-17差异的显著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方差齐性分析萎缩性胃炎各亚组间PGⅠ、PGR、G-17水平,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检验计算H.Pylori感染阳性率在非萎缩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间的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PGⅠ、PGR水平在萎缩性胃炎组(74.27±21.8ng/ml,5.80±0.98)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91.58±27.14ng/ml,6.86±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Ⅰ、PGR水平在胃体萎缩组(54.27±14.50ng/ml,5.02±0.99)和全胃萎缩组(69.73±11.54ng/ml,4.46±1.29)较胃窦萎缩组(85.17±21.02ng/ml,6.69±1.89)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血清G-17水平在萎缩性胃炎组(299.70±125.60ng/l)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381.10±128.1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17水平在胃窦萎缩组(260.54±106.83ng/l)及全胃萎缩组(301.73±104.01ng/l)较胃体萎缩组(408.83±141.25ng/l)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非萎缩性胃炎组中H.Pylori阳性率为82%。CAG患者中H.Pylori阳性率为91%。两组间H.Pylori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ylori阳性者的PGⅠ、PGⅡ、PGR、G-17水平与阴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血清PGⅠ、PGR下降可以作为检测胃体萎缩的血清学指标,血清G-17水平下降可以反映胃窦粘膜萎缩情况。血清PGⅠ、PGR、G-17全部减少可能发生全胃萎缩。
2.H.Pylori与血清PGⅠ、PGⅡ、PGR、G-17水平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