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人才竞争正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加快人才发展是各国的共同选择。公民责任意识是未来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基本标准,其培育是全球教育的共识。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是指大学生对与其自身角色相适应的、符合外在社会规范预期的职责的合理认识和评价以及表现在情感和行为中的个性心理品质,包括大学生公民自我责任意识、大学生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大学生公民国家责任意识和大学生公民世界责任意识。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的培育是提高大学生个人素质,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创新高校德育内容,提升高等教育社会价值的有效探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本文对我校文史、理工、艺术三类学科四个年级的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认为部分大学生对其自身肩负的公民责任有一定的认知与了解,公民责任意识呈现出一定的的积极性与自律性。但是,就总体而言,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水平还基本处于他律阶段,离学校及社会所要求的积极意义上的公民责任意识还差一定距离。本文认为,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现状主要受社会、学校、家庭及大学生自身四方面原因的影响。其中社会方面主要包括社会多元文化和社会转型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学校方面主要受学校教育及教师言行的影响;家庭方面主要包括家庭教育理念、教养方式及父母言行三个影响因素;大学生自身心理发展水平及自我意识水平也是影响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现状的重要内部原因。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对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的培育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家庭是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培育的第一环境,要转变家庭教育理念,树立“培养孩子成为合格公民”的新教养观,丰富家庭文化生活,营造民主、平等、尊重、和谐的家庭氛围,提高家长自身素质,给孩子树立责任公民的榜样;学校是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培育的主要阵地,要从教育入手,发挥学校公民责任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从校园环境的优化入手,营造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培育的良好氛围;社会是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培育的重要途径,应该营造以尽责为荣,不负责任为耻的社会舆论环境,营造民主自由,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环境;大学生自身要加强自我教育,主动提高公民责任意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