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初中数学教育迎来了又一次的变革,无论是哪一次的变革,最终落脚点都是教材的修订。2001年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正式颁布,鼓励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华东师范大学应这一潮流,出版了《数学》(以下简称“旧教材”)。“课标(实验稿)”尝试、实践和积累了10年,终于在2011年12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颁布了,华东师大也依据“课标(2011年版)”对“旧教材”做了修改与调整,并再次出版了《数学》(以下简称“新教材”),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本研究以华东师大版新、旧教材为研究对象,以“图形与几何”内容为载体,以“新教材图形与几何内容与旧教材相比有什么变化”为研究问题,通过文献法对2000年之后的100多篇初中数学教材比较的相关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得出了研究思路。通过文本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新旧教材的内容结构、组织结构、知识点、知识点编排顺序、栏目活动类型和例习题题目类型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统计分析法,对新、旧教材的知识点数及密度、插图数量及密度、各种栏目活动数量及类型和例习题数量及不同类型题目数量做了统计,不仅对新教材和旧教材相应数量分别统计,特别对新旧教材相同的数量和不同数量也做了统计。综合以上方方面面,看“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什么变化”。总结教材的变化,以便进一步全面深入理解“课标(2011年版)”,看初中数学教育的发展。通过比较得出:新教材的组织结构与旧教材一致;新教材有(?)以上的知识点与旧教材完全一样,知识点比例总体是一致的;新教材章头图引言、插图、栏目、小结和章末活动60%以上都与旧教材相同;新教材(?)以上的例习题与旧教材保持一致,新、旧教材例习题题目类型都比较单一而且分布不均衡;新教材版面结构更有助于吸引初中学生的视线;新教材知识点编排顺序也较旧教材更有助于学生学习;新教材的插图、栏目活动和例习题数量均多余旧教材,尤其推理证明题数量比例新教材高于旧教材。总之,新教材70%以上内容与设计与旧教材保持一致,部分内容做了调整,部分做了删除,部分内容呈现方式有了改变,增加了数学思想的参透,也注重数学素养的培养,新教材比旧教材可读性更强,更关注学生知识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更充分领悟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注重演绎推理和逻辑推理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