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台风所产生的涌浪因其携带能量高、影响范围广、观测难度大等特点,在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和海洋工程等方面备受关注。同时,台风的非对称结构及其变化常伴随着台风强度的变化,并影响台风浪的生成和发展。这使得利用真实观测对台风所产生的涌浪进行追踪和分析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通过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波模式(WaVe mode,WV)产品的涌浪观测数据,追踪台风所产生的涌浪,对台风涌浪场的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台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出 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台风所产生的涌浪因其携带能量高、影响范围广、观测难度大等特点,在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和海洋工程等方面备受关注。同时,台风的非对称结构及其变化常伴随着台风强度的变化,并影响台风浪的生成和发展。这使得利用真实观测对台风所产生的涌浪进行追踪和分析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通过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波模式(WaVe mode,WV)产品的涌浪观测数据,追踪台风所产生的涌浪,对台风涌浪场的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台风与涌浪场波长之间的关系以及涌浪波长的预报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利用Sentinel-1A&B卫星观测的涌浪波长、波向、波高,IBTrACS最佳路径数据集提供的台风观测数据、最优路径信息以及ECMWF的海面风场数据,建立基于SAR波模式数据的台风涌浪追踪方案,追踪了2015年至2018年间太平洋海域台风所产生的涌浪,并按照台风数据划分为6小时分辨率的涌浪场数据集。结果显示,共有126个台风的2373个6小时台风点获取了较完整的涌浪场观测数据。随后,Sentinel-1波模式数据与浮标数据的涌浪波长和波向对比结果显示,波长和波向的均值偏差分别小于-10.06和9.08,均方根误差分别小于35.44米和15.21度,且其统计特征随涌浪传播距离的变化较小。而与WW3对比的统计结果显示,涌浪波长、波向和有效波高的均值偏差分别为-19.51,-10.34和-0.29,均方根误差分别为83.91米,91.30度和0.81米,WW3模拟的台风涌浪参数存在明显的误差。在Sentinel-1A&B波模式获取的台风涌浪场数据集的基础上,对台风强度、移动速度与台风涌浪场波长之间的关系以及涌浪场波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台风前和台风后涌浪场波长存在着明显的非对称特征。其中,台风前涌浪决定着非对称特征的强度,并且受台风风场强度、大小以及台风移动速度影响。在中等移动速度下,台风前和台风后涌浪波长最大差值可达约200米。在台风左侧和台风右侧的涌浪波长并没有明显的非对称特征。此外,涌浪波长的非对称强度可以通过台风下海浪发展程度进行解释,并符合风时-风区理论,与等效风区呈线性关系。在不同的移动速度下,积分动能(IKE)越大,台风前涌浪波长越长,涌浪场非对称特征越明显。同时也对WW3台风涌浪数据误差较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该结果有助于修正台风海浪数值模型参数,提高台风浪数值预报能力。此外,本文还通过Kudryavtsev等(2015)的海浪成长模型对台风KILO(2015)和台风HECTOR(2018)的4个示例的台风外涌浪场波长进行模拟分析。该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出台风RF象限和LR象限的回传涌浪波长特征。通过敏感性分析发现,在台风强风区下涌浪的无量纲风区长度、逆波龄、涌浪生成位置和10米风速决定着涌浪离开台风强风区时的状态。其中,在RF象限内台风涌浪波长与无量纲风区长度成正比,与逆波龄成反比。并且当逆波龄值趋于1时,涌浪在离开台风强风区时将会获得充分发展,而在LR象限则相反。当无量纲风区长度#为10!~10"或回传路径到台风中心平均距离与台风最大风速半径比值为2~5时涌浪波长可获得最佳模拟效果,波长均方根误差约为50米。上述取值范围可作为台风涌浪参数化方案的参考。本文进一步对西地中海海域高度计海面高度计产品中非潮汐混叠误差进行校正。在此研究中,分别采用空间均值法和EOF分析法对15个验潮站记录的高频振荡信号进行提取,然后对Jason-1和Envisat的SLA观测值中的混叠误差进行校正。结果表明,在高度计数据校正中,EOF分析方法明显优于空间均值方法。经过EOF校正后,Jason-1的长周期SLA与验潮站观测值的相关性(COR)在90%站位增加了约5%,与Envisat的SLA增加了约3%。对于空间均值法校正后,在验潮站位置,只有约70%的Jason-1和Envisat数据的相关性增加了约2%。EOF方法校正将平均误差百分比(PEL)降低了约30%,而空间均值法校正使PEL的平均百分比反而提高了约20%。经EOF方法校正后,高度计观测结果与西地中海强流和涡流的分布更加一致。结果表明,所提出的EOF方法对于非潮汐混叠校正更为有效和准确。
其他文献
内潮在层化海洋中普遍存在,它是由正压潮流与大陆坡,海脊,海底峡谷等复杂海底地形相互作用产生。内潮的破碎和耗散会在局地和深海海盆引起强垂向混合,这对维持经向翻转环流起着重要作用。背景环流通过改变层结,调制着内潮的生成和传播。由于背景环流场存在着不同时间与空间尺度的信号,内潮在其调制作用下也会存在时空变化。我们通过高分辨率的三维数值模式来研究在印太环流系统的影响下,M2内潮的能量收支与辐射路径的变化。
黑潮延伸体(Kuroshio Extension:KE)在年代际尺度上具有典型的双模态特征:稳定模态和不稳定模态。考虑到黑潮延伸体不同模态下海水盐度、温度异常变化对大气环流、海洋水团、鱼类生存等方面的重要影响,本文首先利用观测和再分析资料探究黑潮延伸体双模态(年代际变化)对其周围区域海水盐度、温度异常季节变化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黑潮延伸体年代际变化对黑潮-亲潮交汇(Kuroshio-Oyashio
中国东南沿海区域经济富庶、城镇密集,同时也长期遭受台风灾害的侵扰。分析台风以及台风引起的风暴潮的危险性,预测可能发生的极值风速与风暴增水,对这些地方结构的抗风设计以及防灾减灾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以中国东南沿海城市深圳市为例,采用传统的Monte-Carlo方法分析其台风危险性。基于CMA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的历史台风数据,提取了对深圳市有影响的台风的关键参数,并确立了每个关键参数最优的概
黑潮入侵对东海陆架的海洋动力和生态环境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以往的大多数研究中,黑潮入侵量都是通过200m等深线的体积输运来评估的。然而,这种近似的替代可能导致黑潮入侵通量的低估,因为它无法分离黑潮和陆架水的向岸和离岸输送。本文建立了覆盖东海、黄海、渤海的三维高分辨率ROMS(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模式,并基于此模式提出了一种全流域被动示踪模拟方法,暨通过在目标
中尺度海表温度(SST)扰动和海表风应力扰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调节大气和海洋状态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的大部分气候模式还不能有效地表征这一中尺度海气耦合过程。特别在南美西海岸海域的中尺度海气耦合非常强烈,气候模式模拟一直存在一个明显的SST暖偏差。本文采用局地加权回归(LOESS)的滤波方法,从高分辨率的Quik-SCAT风场和AMSR-E SST卫星观测数据中提取了南美西海岸大气和海洋的中尺度扰
热带太平洋次温跃层环流对于全球海洋大输送带环流和暖池热量的再分配及气候变化等有重要影响,历史上由于缺乏观测数据,全球大洋次温跃层环流研究稀少且远远落后于上层环流研究。近十几年来,随着国际Argo剖面浮标观测计划的实施,大洋次温跃层环流研究逐渐成为国际研究热点。本文基于太平洋Argo剖面漂流浮标的温、盐剖面观测数据和停留层漂流轨迹数据,结合130°E和137°E断面历史走航观测以及五年滑动平均的历史
初始误差能够导致两类厄尔尼诺事件的预报结果产生显著的不确定性。本文使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粒子群智能优化算法(PPSO智能算法)将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conditional nonlinear optimal perturbation,CNOP)方法应用到复杂的全球海气耦合气候模式GFDL CM2p1(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Laboratory Climate Mode
本篇论文针对地形影响狭窄通道溢流的动力过程开展资料诊断和理论研究,对印尼海及太平洋深层关键通道的底层溢流进行了个例分析,在海峡地形对深层环流动力特征及混合的影响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首先,基于海洋观测,对利法马托拉海峡(Lifamatola Passage,简称利法海峡,位于赤道附近)的印尼贯穿流(ITF)深层分支的水动力学特征开展了诊断分析;在此基础上,将不考虑地转的、计算连通海盆的单一海峡溢
抑食金球藻(Aureococcus anophagefferens)是一种非运动、球形、大小约2-3μm的微微型浮游植物,隶属于海金藻纲。1985年以来,抑食金球藻在美国东海岸经常性的引发有害藻华“褐潮”;1997年前后,在南非附近海域也爆发了几次抑食金球藻褐潮;2009年以来,在中国渤海沿岸海域频繁的发生抑食金球藻褐潮。褐潮的爆发对沿海生态系统有巨大的破坏作用,同时使水产养殖业遭受了重大损失,特
放射虫是单细胞海洋原生动物,主要营浮游生活,分布广泛,多样性程度极高,是海洋微体古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本研究基于采集自黄海和东海浅水陆架区、西北太平洋边缘海深水区以及赤道西太平洋的三批表层沉积物样品,对三区域放射虫进行调查分析,辅以从网络环境数据库提取的多年环境数据的年平均分析资料,以探究表层沉积物中放射虫组合与特定水体环境的关系。主要工作成果如下:1.对西北太平洋边缘海黄海和东海陆架区的5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