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社会化视角下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动态变化趋势及其调节效应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50025547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创新作为驱动企业成长的重要引擎。而要实现创新,除依靠管理者的智慧外,更离不开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基于此,以改变自身或环境为目的,具有自发性和未来导向特征的组织公民行为便引发了学者们广泛的研究兴趣,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通过文献梳理不难发现,现有研究大多以静态模型作为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的基础。虽然静态模型能够解释在某一时间点为什么一些员工相较于其他员工会表现出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但却无法解释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变化性。动态模型通过关注员工组织公民行为随时间的变化性,弥补了静态模型的不足。尽管已有学者呼吁,应深化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动态变化过程的研究,但研究组织公民行为动态性的文献却十分有限。在为数不多的动态性文献中,学者们主要采用交叉滞后法和每日日记法论证组织公民行为的动态变化性。虽然这两种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组织公民行为的动态性,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前者仅测量了组织公民行为前后两个时点的变化,容易产生错误的研究结论;后者只是描绘了组织公民行为在较短时间内的变化,无法准确反映组织公民行为相对稳定的变化模式。从长期来看,个体在组织中会发展和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但这一稳定的行为模式会因一些持续时间较长且对个体冲击力较大的事件而发生改变。组织社会化作为个体为满足组织的角色需求、内化为组织中的一员所进行的价值观、能力和行为等方面的学习和重建过程,其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且对个体的冲击力相对较大。因此,本文拟从组织社会化的视角出发,探究员工组织公民的动态变化趋势。此外,考虑到组织公民行为是一个多维构念、可以由多个测量主体进行评价且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故本文拟在组织社会化视角的基础上,对组织公民行为的维度、测量方式进行区分,并探究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变化趋势的解释变量。基于此,本文拟解决如下四个核心问题:①处于组织社会化不同阶段的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以及彼此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②不同类型的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变化趋势是否会显著的不同?③采用不同测量方式的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变化趋势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④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变化趋势的因素有哪些且这些因素彼此之间的交互效应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如何?为探究上述问题,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研究一: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动态变化趋势。依据组织社会化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探究组织公民行为在不同群体、不同维度和不同测量方式下变化趋势的异同。研究结果显示:①随着组织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新员工和工作变更期员工的助人行为和建言行为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曲线模式;而老员工的助人行为和建言行为则呈现相对稳定的线性变化模式。②新员工和工作变更期员工助人行为和建言行为的曲线变化率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会表现出相似的变化模式。③与建言行为相比,新员工、工作变更期员工和老员工均会展现出更多的助人行为,且助人行为的变化幅度更大。④新员工和工作变更期员工助人行为和建言行为的自评和他评在量级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研究二: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变化趋势多重因素的调节效应。通过引入相对稳定且具有时间动态性的变量作为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变化趋势的调节变量,以探究各变量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变化趋势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①主动性人格能够显著地正向影响员工的助人行为和建言行为且能够调节助人行为和建言行为随时间的变化。②任务互依性能够显著地正向影响员工的助人行为且能够调节员工助人行为随时间的变化,但却无法有效地预测员工的建言行为。③关系型自我构念能够显著地正向影响员工的助人行为且能够调节助人行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型自我构念能够显著地负向影响员工的建言行为且能够调节建言行为随时间的变化。④变革型领导能够显著地正向影响员工的助人行为以及新员工的建言行为,同时能够部分调节员工的助人行为和建言行为随时间的变化。研究三: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变化趋势的交互调节效应。依据特质激活理论和人与环境匹配理论,探究个体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变化趋势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①主动性人格与任务互依性的交互项对员工助人行为和建言行为的变化趋势没有调节作用。②主动性人格与变革型领导的交互项能够调节老员工助人行为和建言行为随时间的变化。③关系型自我构念与任务互依性的交互项对员工助人行为和建言行为的变化趋势没有调节作用。④关系型自我构念与变革型领导的交互项能够调节员工建言行为随时间的变化,但对员工助人行为的变化趋势没有调节作用。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得出了相应的管理启示,并基于本文的研究局限,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和语义Web技术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语义应用系统采用了 RDF(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作为数据表示和交换的媒介。作为实现语义Web上知识表示和推理的数据基础,RDF数据模型通用性很强,能够以有向标签图的形式来描述和组织语义Web上的一切资源。如今,RDF数据模型在当前的Web数据管理场景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事实上已经成为了语
人生过程中健康始终是第一要务,但疾病难于避免。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与医疗结下不解之缘。往往在走向危重症疾病深渊的路上,暗含医疗事件的颗颗铺路石。同时,长期困扰世界各国的医疗纠纷,与不断蔓延的医患对立情绪,都为循证医学提出了更高地研究要求。如何解析临床决策中暗含的玄机,高效利用医学知识抽丝剥茧医疗事件,对临床危重症疾病的早期发现与预测干预极为有利,同时可以有效缓解医患矛盾。面对临床危重症疾病的高病死
声景(Soundscape)关注声音、环境与人的交互关系,是“特定场景下,个人或群体所感知、体验或理解的声环境”。声景研究将重点放在听觉感受及对其解释上,从声景营造维度实现声环境优化,是未来城市声环境品质提升的方向。近年来,声景的健康效益已成为声景领域的国际研究热点。在响应“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与健康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公园等绿地系统作为重要的城市恢复性环境,为公众提供了休养、游憩的生活空间与生
根据《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汽车设计逐渐向节能、安全、舒适等方向发展,NVH舒适性作为衡量汽车“品质感”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逐渐成为广大汽车厂商关注的重点。传统的NVH性能研究大多集中在0-200Hz低频段,随着汽车NVH性能研究的日益深化,中高频振动噪声问题开始受到普遍关注。本课题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庆市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上汽集团种子基金计划”项目,围绕混合F
互联网在全球的大规模覆盖使得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尽管其影响深远,网络纵向一体化(网络控制和数据转发捆绑在一起)的结构导致运营商对于大规模网络参数的配置以及协议部署、修改、测试都变得极其困难,严重阻碍了互联网的创新与发展。此外,为了满足用户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和服务质量的高要求,网络中大量部署了各种不兼容、封闭且异构的专用硬件设备用于实现各类网络功能,这些专用硬件又被称之为中间盒子(middle-bo
深度学习以其强大的特征学习能力和表征能力在图像分类任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量深度分类网络不断被提出,但深度分类网络深受数据集和网络模型的影响,存在消耗庞大计算资源的问题,因此对深度分类网络的结构优化研究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提升深度网络的性能、减少对计算资源的消耗而设计更轻量级的网络模块,是近年来学者们关注的研究热点。目前,深度分类网络面临着以下的研究问题:如何缓解网络中的深度和宽度冗余
在信息智能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 T)已经遍布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物联网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感以及电源供给技术的发展,其中所涉及的共性技术便是换能技术。传统的换能技术包括电磁换能、压电换能、驻极体换能以及介电弹性体换能等,然而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一些应用场景对传感器性能及其能量供给提出了新需求,比如柔性传感、柔性存储及小型化、轻质器件和系统
论文针对煤矿井下煤层注气驱替瓦斯消突这一瓦斯治理技术,从安全生产指导意义的高度出发,围绕煤层注气驱替瓦斯促排、消突机理及残存压力场效应等关键技术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物理相似模拟、现场试验验证等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煤层注气过程中置换和驱替作用的定量贡献及主导因素,剖析煤层注气条件下的置换/驱替作用机制和相互关系,揭示煤层注气过程中及泄压后的压力场分布规律,揭示了井下注气驱替煤层瓦斯消突机理,
研究一: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分型提出及71例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临床特点的回顾性研究目的:提出基于CT影像的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改良分型及分型手术治疗方案;回顾分析各类型强直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纳入71例94侧创伤性关节强直患者,基于冠状CT显示的骨融合表现和透射带特点,将关节强直分为四型:Ⅰ型为非骨性融合;Ⅱ型为部分骨性融合伴内移位髁突(假关节);Ⅲa型为完全骨性融合,骨球内存在透射带;Ⅲb
空间选址是实体零售商竞争的重要决策,对城市发展以及空间结构的变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使网络零售成为当前零售业的重要部分。但是,网络零售商的膨胀式发展,一定程度上导致实体零售业出现大规模闭店现象,其实质是实体零售商的再选址。实体零售商作为城市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再选址不仅影响城市空间结构,更关系到实体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此外,为了应对网络零售的冲击,实体零售商纷纷选择跨渠道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