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长春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老年人关怀感知水平,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影响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主要因素,为制定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岗位培训方案提供参考,为管理部门制定护理人员资质认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长春市4家民办养老机构,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养老机构中的120名护理人员进行人文关怀能力测评,问卷包括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一般资料调查表、关怀能力量表(Caring Ability Inventory,CAI)、马氏工作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执业环境调查表。同时选取养老机构中的120名老年人进行关怀感知测评,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关怀感知量表(Client Perception of Caring,CPC)。调查数据使用SPSS 22.0进行双人录入,正态分布数据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非正态数据单因素分析采用U检验或H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法,将有意义的自变量纳入广义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确立多个因素与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关系。检验采用双侧检验,显著性水准α=0.05,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女性多于男性,女性占比为72.9%;50岁以上人群占比为56.8%,平均年龄49.0±9.3岁;民族为汉族的人员占比为94.9%;已婚人员占比为59.3%;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人员占比为72%;户口类型为农村人员占比为70.3%;工作年限3年以下的人员占比为59.3%;接受过系统专业培训人员占比为15.3%,其中接受过护士专业培训的人员占比为5.9%;平均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人员占比为66.1%;尚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占比为33.9%;照护服务对象为6~9个的人员占比为93.2%。2.长春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得分为177.7±22.1分,其中认知维度得分73.1±10.8分,耐心维度得分53.8±8.0分,勇气维度得分50.7±11.9分。养老机构中61.7%的老年人关怀感知处于中低水平。3.不同年龄、性别、民族、婚姻状况、户口类型、照护服务对象数量与人文关怀能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从事本行业工作年限、是否接受过系统专业培训、平均月收入、是否签订劳动合同与人文关怀能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工作倦怠研究结果显示:71份调查问卷中显示情感耗竭维度处于中高度倦怠,占回收有效问卷的60.2%,73份调查问卷中显示去个性化维度处于中高度倦怠,占回收有效问卷的61.9%,108份调查问卷中显示自我效能降低维度处于中高度倦怠,占回收有效问卷的91.5%。工作倦怠量表中的情感耗竭维度平均分为22.6±10.3分,去个性化维度平均分为8.8±6.8分,自我效能降低维度平均分为29.1±8.0分。5.执业环境调查结果显示:平均得分为87.7±8.9分,其中工作负荷维度为21.6±3.3分,工作控制维度为38.9±5.6分,职场关系维度为27.2±3.9分。6.广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从事本行业工作年限、是否接受过系统专业培训、工作负荷、职场关系、去个性化这些因素对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长春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组成特点:女性多于男性;年龄偏高;基础教育程度偏低;系统专业培训率偏低;薪资水平偏低;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人员配备不足。2.长春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相较于Nkongho制定的人文关怀能力常模:>220.3分代表关怀能力总分高,<203.1分代表关怀能力总分低,得分偏低。养老机构老年人关怀感知水平较低。3.长春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工作倦怠与M氏工作倦怠常模相比,倦怠感明显。执业环境得分低。4.从事本行业工作年限、是否接受过系统专业培训、工作负荷、职场关系、去个性化是影响人文关怀能力的独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