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B3A是从蜂胶中分离出的黄酮单体,它对包括大肠癌细胞、宫颈癌细胞、白血病细胞、肝癌细胞、肺癌细胞等多种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已被证明,但其在癌症发生和发展中对miRNA表达量的影响,从而发挥的抗肿瘤机制尚未清楚。本研究调查了蜂胶黄酮PB3A对大肠癌细胞中miRNA表达谱的影响,寻求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s,从而为大肠癌诊断治疗的药物靶点筛选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本研究中首先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25、50、75和100μg/m L)PB3A,在不同时间(24h、48h、72h))对SW480大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PB3A浓度增加细胞存活率降低,随着作用时间延长药物增殖抑制作用也增高,PB3A对SW480大肠癌细胞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起增殖抑制作用。然后以miRNA芯片同样条件(100μg/m L PB3A,24h)处理SW480细胞,提总RNA进行实时荧光RT-PCR实验验证miRNA表达谱芯片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结果显示进行验证的12个miRNA中mi R-22-5p、mi R-211-5p、mi R-198、mi R-769-3P、miRNA-4321、miRNA-204-5P、miRNA-4326、miRNA-219a-2-3P、mi R-4697-3p、mi R-142-3p等10条miRNA的表达情况与micro RNA芯片的检测结果一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mi R-76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 R-642a-5P在SW480细胞中差异表达量与miRNA芯片结果相反。下一步根据miRNA qRT-PCR验证结果挑选mi R-4326,合成mi R-4326模拟物和无关序列,对SW480细胞进行转染,结果显示mi R-4326成功地转染到大肠癌SW480细胞,与无关序列转染的对照组相比mi R-4326模拟物转染组mi R-4326的表达量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PB3A干预后miRNA芯片结果和qRT-PCR结果中显示同样趋势的差异表达miRNAs进行靶基因预测并对预测出靶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利用mi RWalk,Microt4,mi Randa等12个数据库预测差异表达miRNAs的靶基因结果显示,mi R-22-5p有575个靶基因、mi R-802有896个靶基因、mi R-296-5p有906个靶基因、mi R-18a-5p有762个靶基因、mi R-3064-5p有209个靶基因、mi R-211-5p有1730个靶基因、mi R-769-3P有728个靶基因、miRNA-4321有7个靶基因、miRNA-204-5P有1693个靶基因、miRNA-4326有299个靶基因、miRNA-219a-2-3P有626个靶基因、mi R-4697-3p有115个靶基因、mi R-142-3p有534个靶基因、mi R-198有859个靶基因。差异表达miRNAs靶基因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这14条miRNA通过调控其靶基因参与多种细胞组分形成、分子功能和生物过程,其中获得注释信息的靶基因数最多的是生物过程,因此这些miRNA可能通过调控其参与多种生物过程的靶基因而发挥抑癌或致癌作用。miRNAs靶基因基因功能主要富集于转录因子和拷贝数变异相关的基因、蛋白激酶基因、组蛋白以及致癌基因等基因功能上;蛋白功能与Ras通路、PDGF信号通路、整合素信号通路、EGF受体信号通路、血管生成、FGF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p53通路、凋亡信号通路等肿瘤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信号通路有关。KEGG信号通路分析发现这14条miRNAs靶基因涉及肿瘤通路、Wnt信号通路、胞吞通路、轴突导向、慢性骨髓性白血病、MAPK信号通路、前列腺癌、胰岛素信号通路、胶质瘤、黑素生成、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控、结肠癌发生等信号通路。其中肿瘤通路、Wn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轴突导向通路、胞吞通路都是细胞癌变、癌症发生、发展中重要的通路。本研究qRT-PCR实验结果提示SW480细胞中PB3A干预后差异表达的mi R-22-5p、mi R-211-5p、mi R-198、mi R-769-3P、miRNA-4321、miRNA-204-5P、miRNA-4326、miRNA-219a-2-3P、mi R-4697-3p、mi R-142-3p等10条miRNA可能在PB3A抗癌作用中起重要作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提示这些PB3A作用下差异表达miRNAs可能通过调控涉及多种细胞组分形成、分子功能和生物过程的靶基因,参与肿瘤通路、Wn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轴突导向通路、胞吞通路等重要的信号通路,从而抑制大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并诱导其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