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Snail基因表达对子宫内膜癌侵袭转移的影响

来源 :蚌埠医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ppleandtz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Snail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目的:通过对Snail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的研究来探索Snail与子宫内膜癌浸润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组织芯片技术,检测124例子宫内膜癌、28例不典型增生内膜、35例正常内膜组织中Snail的表达水平,分析Snail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nail的表达率为46.8%,与不典型增生内膜和正常内膜组织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1)。Snail表达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 <0.05)。Snail阳性患者生存期明显短于阴性患者。结论:Snail可能通过调控HIF-1α和E-cadherin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及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干预Snail途径的方案可能对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治提供新的方法。第二部分shRNA抑制Snail基因表达的作用目的:通过shRNA抑制转录因子Snail的表达,观察人子宫内膜癌ISK细胞在体外侵袭转移能力以及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方法:构建表达Snail的短发夹RNA(Small hairpin-shaped RNA, shRNA)的RNA干扰载体(Snail shRNA vector)和表达不针对任何已知mRNA的shRNA阴性对照RNA干扰载体(control shRNA vector),分别转染ISK细胞后筛选得到Snail表达受抑制的ISK-shSnail细胞和Snail表达未受影响的ISK-shControl细胞。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在mRNA和蛋白水平验证各组细胞。用CCK-8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用Transwell小室模型结合基质胶的方法比较各组细胞在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差异。结果:Snail-shRNA组与ISK未转染组相比,Snail表达明显减弱(P <0.01),Transwell chamber穿膜细胞数显著减少(P <0.01); ISK-shControl组Snail表达及Transwell chamber穿膜细胞数和ISK未转染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Snail干扰后ISK细胞生长明显减慢,与未转染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通过RNA干扰沉默Snail基因的表达能有效地抑制子宫内膜癌ISK体外侵袭迁移能力,同时逆转上皮间质转化,针对干预Snail途径的方案可能对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背景】铜绿假单胞菌DN1是一株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到的具有广谱降解功能的菌株。【目的】深入了解荧蒽胁迫条件下铜绿假单胞菌DN1降解污染物过程中重要的降解相关基因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肿瘤转移的关键步骤,已成为肿瘤转移研究的热点。转移是提高肝癌治疗效果与生存率的最大障碍。因此寻找肝癌特异的转移分
共同语言是群体身份的重要标识,语言则是文化认同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英语作为英格兰文化的主要构成因素,也是英格兰身份认同的关键。中世纪晚期,英语重新成为英格兰的官方
目的分析和探讨两种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作用。方法选择从2018年1-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5)和对照
崔玲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内科临床及教学研究近30年,对老年疑难杂病的治疗经验丰富,在坚持辨病与辨证结合的基础上,遣方用药颇具特色,自拟
从一个出生时患有肛门闭锁等先天缺陷的婴儿是否应该被放弃治疗的案例入手,用弗莱彻的境遇伦理学理论分析如何在特定的境遇下进行道德选择。放弃治疗只有在符合临床现有条件下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35kV侧三相对地电压不平衡的原因。
叙述了直流仪器智能化检测系统研究开发的重要性,以及研究开发的设计思想、系统构建组成和工作原理,并对整套计量装置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最后用该检测系统进行了数据测试
本文报告由重氮盐与乙醛肟反应制取对硝基苯乙酮的实验结果。对硝基苯胺室温下重氮化,得相应的重氮盐,然后与10%乙醛肟在硫酸铜及无水硫酸钠存在下室温反应,得到芳基肟,芳基肟
多层与高层框架在侧力作用下的侧向变形,国内外的各资材中,都认为是“剪切型”的,或谓以“剪切型”变形为主,因而高层框架可用等效剪切梁代替之。作者认为这种说法并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