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港口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航道是港口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港口水路运输的基本要素之一。广州港主航道的主要特点是航道狭长,自然水深不足,转向点多,交通密度大,小船航道与大船航道交汇点多。基于广州港主航道的特点,对航道升级建设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短时间内难以完成航道的升级建设工程,容易造成航道升级滞后,航道的等级与港口的发展需求不匹配,制约港口的发展;假如对港口发展前景盲目乐观,定位失误,一次性投资过大,容易造成财产及资源浪费。因此,对广州港主航道进行科学的优化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港口的发展及到港船舶大型化,广州港主航道的通过能力已经与港口发展的需求已经出现不匹配的情况。一方面,随着港口吞吐量的增加,到港船舶不断增多,航道的交通压力也不断增大,在港口潮汐高潮前后大批大型船舶排队进港,由于广州港主航道狭长,影响船舶航行速度因素众多,出现航道堵塞的现象经常出现。另一方面,随着到港船舶大型化,航道的级别不能满足一定吨级以上船舶双向通行的需求,当该级别的船舶进出港时,只能实施交通管制,让大型船舶单向通行;这严重影响了航道的使用效率,进一步制约了港口的发展。在航道级别不升级建设的前提下,航道的通过能力不能满足港口发展需求的问题将日渐明显。本论文对广州港的货物吞吐量及到港船舶类型进行分析,并从航道通过货物的能力及航道通过船舶的能力两方面进行量化计算;分析广州港主航道的级别与港口发展需求的匹配性。通过腹地经济的发展状况,计算并预测未来一定时间内广州港主航道腹地港口的货物吞吐量,量化计算出与相应吞吐量匹配的航道级别。通过对到港大型船舶的分析,计算出满足到港大型船舶的航行要求的航道级别。将满足周边港口货物吞吐量的航道级别与满足到港大型船舶通航要求的航道级别进行对比,得出与港口发展需求匹配的航道级别,为航道建设提出优化方案。文章最后利用航道服务水平的概念,验证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同时从航道通过货物的能力及通过船舶的能力两方面,结合广州港的实际情况,为提高航道的通过能力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论文的研究工作及资料都基于港口的实际情况,研究结果对港口的航道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