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南缘主要荒漠灌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蒸腾耗水特征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8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准噶尔盆地南缘的荒漠植被主要依靠降水和地下水,由于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荒漠植被退化。因此深入研究荒漠植物的水分生理特性,找出其耗水机理,对于生态需水配置以及退化荒漠生态系统植被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准噶尔盆地南缘3种优势种荒漠灌木一梭梭、长穗怪柳和乔木状沙拐枣为研究对象,依托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站,利用热扩散茎流计、Li-6400光合测定系统等仪器,对不同生境荒漠灌木液流速率变化特性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l)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自然生长梭梭木质部不同深度处的液流速率昼夜变化节律一致,茎流探针插入深度10mm的液流速率峰值(VTDP10=15.73cm.hr-1)大于插入深度30mm的(VTDP30=10.545cm·hr-1),不同深度处的日均液流速率的方差无显著性差异,均值差异显著;液流速率与太阳辐射相关性最好,气温和土壤温度次之,与相对湿度和水汽压差呈负相关,风速对生长旺盛期液流速率影响比对中后期影响大。梭梭树干北面和南面的液流速率启动和下降时间一致,北面液流速率普遍高于南面,其液流速率到达峰值的时间滞后于南面0.5hr;生长中后期,北面液流速率启动时间早于南面0.5hr,日过程线呈单峰型;两个方向的日均液流速率的方差无显著差异,均值差异也不显著。位于沙垄不同部位梭梭的液流速率具有较大差别,总体来看,位于坡脚的最大(2.51L·d-1)、坡面次之(2.5 L·d-1)、坡顶最小(l.78 L·d-1),抗旱性:白梭梭>梭梭。
  (2)3种人工种植的荒漠灌木液流速率和日累积液流量均值表现为:人工梭梭>长穗怪柳>乔木状沙拐枣。速率最高峰值为33.44cm·hr-1,液流速率日过程线呈现单峰型,水分越充足,单峰越明显;观测时段内,30mm深度处的液流速率和日累积液流量均值分别为3.16c1n·hr-1和3.0lL·d-1;液流速率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和水汽压呈显著负相关。人工种植长穗怪柳液流速率最高峰值为46.60cm·hf-1,液流速率日过程线为单峰型,晚上有液流产生:观测时段内,30mm深度处的液流速率和日累积液流量均值分别为2.67cm·hf-1和2.47L·d-1;液流速率与空气温度和太阳辐射呈显著正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5,0.656和-0.631。人工种植乔木状沙拐枣液流速率最高峰值为48.90cm·hr-1,30mm深度处液流速率和日累积液流量的均值分别为0.81cm·hr-l和0.46L·d-1,液流速率呈单峰型;液流速率具有晴天>多云>阴天>雨天的特点;液流速率与气温和太阳辐射呈显著正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
  (3)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原生梭梭样树所在的沙垄,2m深度范围的平均土壤体积含水率具有从坡顶至坡底逐渐增大的规律,土壤水分变幅从沙垄坡面、坡底至沙垄顶部依次减小。表层40cm的土壤水分随时间变幅最大,主要根系活动层的70-160cm土层土壤水分变幅次之,其余各层土壤水分变幅相对较小。在变幅最大的土层范围内,土壤水分含量越低,日液流量与根区的土壤水分关系越密切。灌溉对人工梭梭、人工种植长穗怪柳以及人工种植乔木状沙拐枣的影响分别至表层以下110cm、130cm和160cm处。
  (4)原生梭梭雨后第一天液流速率启动时间比雨前推迟2h左右,到达峰值的时间比雨前推迟lh左右;雨后时间越长,液流速率的启动时间越接近于雨前液流速率的启动时间,到达液流速率峰值的时间越接近于雨前;土壤水分越匿乏,雨后液流速率峰值较雨前推迟的时间越短;人工梭梭雨后第一天液流速率峰值仅比雨前推迟10min出现,说明人工梭梭对降雨的响应不如原生梭梭敏感。
其他文献
高温超导磁悬浮凭借其独特的磁通钉扎特性让超导体在永磁轨道上方实现自稳定悬浮,从而为高速及超高速轨道交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现有研究集中于对准静态悬浮系统中悬浮力、导向力、刚度以及弛豫等方面,并且已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基础理论。而高温超导磁悬浮作为一种面向工程应用的关键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过弯能力、悬浮漂移等问题是研究的重点方向,因此研究高温超导磁悬浮在动态运行中发生横向偏移时的侧向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学位
社会生活快速发展,为了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工程结构及机械设备都有大型化、功能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但同时随之而来的安全性问题也日益突出,传统的静态结构安全性能评估方法逐渐难以适应。因此,基于结构振动响应的损伤识别方法,作为结构健康监控重要一环,也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以简单结构模型为基础,对基于结构振动响应和优化方法的损伤识别两步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  (1)使用未损伤结构的结构刚度矩阵
在轨道交通领域,速度是人们追求的第一目标。目前传统的轮轨式交通受空气阻力、轮轨黏着、运行噪声、蛇形失稳以及弓网关系等问题的制约,在速度层面很难有显著的突破。在现代(超)高速地面运输的前沿领域中,选用磁浮主体可以避免轮轨间摩擦阻力,但不可回避的客观环境因素还来自地表稠密的大气,地面上运行的列车经济时速最高不宜超过400km/h。提速的有效途径是改变列车运行周围介质密度,以减小列车受到的气动作用,因此
全自动无人驾驶已成为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在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列车运行的安全性成为首要问题。为保障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的运行安全,使列车在面对突发障碍物时能够实现智能预警、高效避障,精确检测、定位、跟踪前方障碍物,推进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成为现实需求,障碍物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应用价值。  障碍物检测与跟踪系统硬件由摄像机、工控机等组成,
我国重载铁路技术发展相当迅速,操纵方式向智能化发展,自动驾驶是重载货运列车操纵的发展趋势。自动驾驶代替人工操纵能减少司机操作负担、降低劳动强度、避免误操作,基于优化操纵能降低能耗,确保列车安全平稳运行,降低运输风险并提升运输效率。运行曲线规划和速度跟随控制是机车自动驾驶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行曲线规划是对未来行程的目标速度进行规划,速度跟随控制是指控制列车跟随已规划的目标速度运行。本文以HXD1型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车体轻量化成为了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的重要手段,轨道交通领域越来越重视新型复合材料的应用。玻璃钢复合材料由于其自身轻质高强、耐腐蚀性能好以及成型工艺等优越等特点,成为生产流线型列车司机室头罩结构的主要材料。司机室头罩结构位于车辆的最前端,当列车发生碰撞事故时,该结构最先与碰撞障碍物发生接触,部分接触界面力由头罩传递给车体上的其他结构,因此头罩结构对碰撞响应的影响不容忽视。本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与之对应的我国铁路也在快速的发展,主要朝着高速和重载两个方向发展。螺栓紧固件因为连接性能良好而被大量用于机车转向架中,其性能对高速机车运行安全性、稳定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机车车辆由于速度提升和载重增加,高强度紧固件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需要校核机车上高强度紧固件,以满足轨道交通运行安全性要求。所以有必要对高强度螺栓进行深入研究,并开发出高强度螺栓的设计系统界面。
学位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速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升,列车车轴承受载荷越来越复杂,在检修时,车轴表面也发现各种表面损伤缺陷。为了保证列车在服役期间安全可靠性,对车轴进行表面强化处理以提高其疲劳性能是一种有效的措施,而喷丸处理是机械结构中应用广泛的一种表强化处理工艺。为了研究喷丸处理对EA4T车轴钢疲劳性能的影响,评估不同尺寸缺陷对疲劳强度的影响,并研究表面强化处理后P-S-N模型的适用性,论文对EA4T合金
学位
随着我国列车高速化、重载化的发展以及铁路运营里程的不断增加,列车服役环境和轮轨相互作用关系日益复杂,车轮踏面剥离现象频繁发生和越发严重。车轮踏面剥离会增大轮轨动态相互作用,诱发轮轨冲击,影响列车运行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有限元仿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车轮踏面剥离引起的轮轨冲击力学响应及其对车轮疲劳寿命的影响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刚性假
学位
高温超导磁悬浮是基于非理想第二类超导体237YBaCuO?x磁通钉扎特性的无源自稳定悬浮方式,具有原理简单可靠、环境友好、无机械摩擦等突出优势,正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目前世界范围内已建成多条高温超导磁悬浮试验线,该技术未来应用前景广阔,正处于从实验室走向工程化的关键阶段。在现有的常导磁悬浮线路中,高架桥梁线路是普遍选择,为抑制过大的车/轨耦合振动,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往往采用通过提升轨道梁刚度、增大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