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结构研究——基于三种民间音乐类型的田野调查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t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具有质朴细腻的风格特征,集中展现了南方少数民族的精神风貌与文化特质。结构正是造成此种风格特征的关键性因素。探究南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结构,能够从内在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中把握南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风格的形成机理。文章综合运用音乐学与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结构理论对南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结构进行研究,并以纳西古乐、布依族“笔管歌乐”和侗族大歌作为典型田野案例。纳西古乐是云南丽江纳西族的民间器乐,整个古乐队有20人左右进行器乐演奏,是南方少数民族器乐的代表;“笔管歌乐”是贵州荔波布依族特有的音乐形式,主要特征是歌与乐互为一体,通常的表演形式为一人执“笔管”吹奏,另一人进行歌唱应对,是南方少数民族民歌与器乐结合的代表;侗族大歌是最早被挖掘的多声部民歌,主要流传在黔东南地区,采取无伴奏的多声部合唱形式,是结构最为复杂的民歌代表。三种类型涵盖了民间器乐、民间“歌乐”与民间歌曲,结构各有特点,繁复程度不一。
  文章在对南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别对纳西古乐、“笔管歌乐”以及侗族大歌进行结构分析。文章一方面从微观的视角中研究三者的音声结构,运用音乐学的结构理论,通过曲式、调式、旋法、节奏以及唱词唱腔等要素的分析,研究三者音声本体结构的特点及其形成的系统;另一方面以宏观的视角,分析三种民族民间音乐的时空结构以及意境结构。最后,提炼出南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共性结构。通过研究,本文认为:
  第一,结构是南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风格形成的关键性因素。微观的音声结构是直接原因且最重要的因素。音声结构本身自成一体,其中的曲式、调式、旋法、节奏等各个要素相互影响,共同组织成特有的结构,表现为:以腔段为核心的套曲形式,以五声音阶为调式基础,多声部形态,即兴手法,游移性的中立音、细腻渐变的旋法以及浓厚的腔韵。这些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音乐结构内部,是音乐风格形成的直接原因。时空结构以及意境结构都是南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赖以生存的土壤,时空结构是从存在方式以及物质态的角度对音乐的结构进行影响,而意境结构则是形而上的意义显现。这些内外结构共同影响了南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风格的形成。
  第二,南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结构是系统的活态的独立结构。南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结构具有自足性,它本身就是一个完整且系统的独立体。从微观角度来看,主要是指音声结构。从外在宏观角度来看,音乐还有其依存的时空结构与意境结构,这些既是音乐形成的物质基础与文化内涵,也是音声结构的形成环境。由于南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是一种集体性创作音乐,其音声结构体现的是人们共同认可的音乐美的思维方式,归根结底,这种共有思维是在共同地域文化上形成的。因此,音声结构的形成过程是与时空结构、意境结构密不可分的,时空结构与意境结构既是音声结构的土壤,也是音声结构的整体化显现,三者相互影响,这便体现出音乐整体结构之间的系统性:音声结构是南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结构中的核心,时空结构是音声结构的存在基础,意境结构是音声结构与时空结构的综合体现与延伸,音声结构中包含了文化因子,能够反映出民族文化特质。
  第三,南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结构形态是一种“黏性发展”形态。“黏性发展”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理解:一是南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对固定曲式调式的依赖性;二是南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音域不宽,无论是横向发展还是纵向组合上的音程距离都非常近,体现了其粘合性。这种黏性发展是南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结构的高度概括,对曲式调式的依赖性是一种黏性显现,而狭窄音域内的音程运动结构则是一种音与音之间的黏合,均充分地体现出南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结构的黏性发展形态。由此可见,正是“黏性发展”这一结构形态造成了南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质朴细腻的风格。
其他文献
“十八龙神”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特有的民间信仰,保留了一整套独特的祭祀活动及相关的民间叙事。长期以来,“十八龙神”民间信仰的产生,被普遍认为源于明太祖朱元璋对功臣的敕封,或汉族江淮移民对明初将领的纪念。许多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以此为依据展开工作,但对于这一核心问题却始终缺乏详细、系统的论证加以证明。  本文以“十八龙神”之一的“五国爷——安世魁”为线索,对这一汉族民间信仰进行了重新的调查和解
学位
本研究立足于本体论的主体间性视角,引用R.G柯林伍德在《精神镜像或知识地图》一书中提出的精神镜像理论,尝试将人与文化视为平等交互的两个主体,并在这种主体间的交互性下探讨那些成为“鬼师”的歪梳苗族人是如何对“鬼师文化”形成文化认同的。为此,笔者通过记录、分析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牛场乡下坝组的曹氏苗族(歪梳苗)两代“鬼师”的人生史,以其鲜活、真实、差异巨大的生命体验为田野材料,论证精神镜像理论在民族
传统文化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特征,贯穿在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传统文化被人类学家划分为“大传统”与“小传统”。传统社会,“大传统”是由国家与士绅及市民们所掌握和书写的文化传统;另一种存在于乡村之中,乡民借由口传等方式流传的大众文化传统,被称为“小传统”。通俗地讲,“小传统”是具有草根性的,在时间影响面上它是与历史发展密不可分的,在空间覆盖面上它是与民众生活紧密联系的。鄂州雕花剪纸正是这样一种“小传统
打造传统村落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家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我国许多传统村落正经历着剧烈的文化变迁。“环州大村”的个案表明:村落的建筑、火塘、饮食、婚丧、宗教等变迁和社会变革、生计方式变迁和文化传播影响有关。  随着传统村落社会结构和意义系统的改变,传统村落文化发生了系列变迁。尤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现代媒体在环州大村不断发展,电话、QQ、微信等新型通信技术加速了彝族传统村落语言文字、
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汉族是我国的主体民族,回汉民族是我国民族交往中较为密切的两个民族,张家川又是回族聚居程度较高的地区,其回汉民族关系的发展对我国以及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张家川回汉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也关系着西北地区的社会稳定,尤其是在当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张家川回汉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对加强我国民族关系的紧密团结,促进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位
族际通婚在人类历史发展是一个永不间断的话题,族际通婚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民族间的平等交流,族际通婚对于我国少数民族的稳定发展是很重要的关键因素。摩梭人的母系家庭被称为人类史上母系文化的“活化石”,备受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关注。摩梭人的族际通婚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族际通婚导致了母系家庭的消亡,影响了摩梭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本文通过对永宁乡的两个村的调查—落水村和八七村的调查,归
学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未能以物质形态固化的文明,它是人类创造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逐渐变化。它趋于无形,但却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方方面面。它蕴藏了人类的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展示着人类缤纷多样的文化。从历史空间的角度和存在的形态来看,它也包含了更多的历史记忆。我国有极其丰富的、分布十分广泛的非遗资源,通过对其采取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能够有效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增强民族凝聚
本文以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一个纯回族村庄的清真寺为研究对象,以其它地区的清真寺的运作和管理状态作为参照,主要论述了清真寺在自身管理、大型宗教活动、参与当地穆斯林群众婚丧嫁娶等方面的运作习惯法。这些习惯法来源于伊斯兰教法并结合了当地风俗习惯等地方文化,对清真寺自身的管理和在当地穆斯林的日常行为有内在的强制约束力和指导规范作用。这些习惯法影响下当地清真寺管理基本规范、宗教活动正常进行,但也在财务管理等方
学位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1月赴湖南湘西州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并明确2020年实现全部贫困人口的脱贫。在后续提出的一系列扶贫思想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扶贫的重要性,“扶贫发力精准的关键是教育先行,要认识到教育扶贫在精准扶贫中的基础性、关键性和先导性作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扶贫在整个精准扶贫体系中的重要性。其后,教育部于2016年出台了《关于做好直属院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意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量流动人口从中西部来到中、东部,从农村进入城市,投入到城市的发展建设当中,这其中又包括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这些流动到城市的少数民族人口,有些多年生活在城市,甚至在城市生活的时间比在家乡的时间还长。与汉族流动人口相比较,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又有其特殊的困难和问题。为了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能在流入地城市生活得更加安心、安全和幸福,有归属感,笔者在武汉市、宁波市展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