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 在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周期中,广泛采用超排卵(super ovulation)方案,获得胚胎往往多于一次移植2~3个胚胎所需的数量,胚胎冷冻是IVF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文献在随机的对比研究中报道,与早卵裂期胚胎相比,囊胚移植可获得较高的植入率和妊娠率。而随着囊胚移植的发展,囊胚冷冻势在必行。慢速冷冻囊胚存活率低,玻璃化冷冻法是将胚胎在高浓度的冷冻保护剂溶液中做短暂处理后,在0℃以上直接投入液氮中,提高降温速度,减少了由于细胞内冰晶形成所引起的一系列物理及化学损伤,使存活率提高。绝大部分的玻璃化冷冻都使用麦管盛装胚胎,限制了降温和复温速度的提高。改善冷冻载体的结构,减小样本体积,使样本与液氮直接接触,能明显提高降温速度。提高降温速度有利于胚胎迅速通过危险温度地带减少损伤,也有利于采用较低浓度的保护剂,减少毒性和渗透损伤。国外已有囊胚冷冻保存获妊娠分娩的报道,但其冷冻方案及相关技术条件不统一,尚还有很多需要探讨完善的环节,且国内报道甚少。因此探索成熟的囊胚玻璃化冷冻技术,提高玻璃化的冷冻效率是研究的热点。 本试验以实验动物小鼠的囊胚为模型:(1)应用普通麦管、拉细麦管及冷冻环三种不同的冷冻载体玻璃化冷冻保存小鼠早期囊胚,比较复苏后胚胎的存活率及体外继续发育能力;(2)比较应用冷冻环玻璃化冷冻早期囊胚、囊胚、扩张囊胚的效果;(3)比较冻前人工缩小囊胚腔的方法玻璃化冷冻小鼠扩张囊胚的效果。探讨囊胚玻璃化冷冻保存的相关技术,为辅助生育技术中建立可靠的囊胚玻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