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花生产的发展是在一定的区域空间上进行的。合理的空间布局有利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棉花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有利于发挥地区生产的优势,创造较好的生产和社会效益。中国农业部以农计发[2003]03号文件(《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分品种规划》)形式,将全国棉花主产区规划为黄河流域优势区域、长江流域优势区域和西北内陆优势区域三大棉花优势区域。其中长江流域优势区域主攻方向是加强棉田基本建设,推广分品种规模种植,规范栽培模式,加强高品质棉育种,解决纤维偏粗的问题。发展目标是平均单产1200公斤/公顷,以生产长(强)、中短(粗)棉花为主,建立适纺50支纱以上和20支纱下的原料生产基地,大幅度减少“三丝”。 江西省被规划为长江流域棉花优势区域。为了实现棉花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质量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棉花生产由产量优势向质量效益优势的转变,实施江西棉花优势区域布局规划,主要抓好棉花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优质棉生产体系建设、棉花产业化体系建设、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等五大体系建设,以提高棉纤维强度为中心,重点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长陆地棉和中短陆地棉的生产,努力改变目前江西省棉花生产上中长原棉单一结构的局面,逐步形成生产长棉和中短棉的二元结构,以适应原棉品质结构调整和市场对原棉多元化的需求。到2007年,全省棉花生产能力稳定在10万公顷,其中长棉(31mm以上)生产基地6.67万公顷,中短棉(25-27mm)生产基地3.33万公顷,总产13.5万吨;棉纤维内在品质三要素(长度、强度、细度)有机协调,棉花的一致性和整齐度得到提高,从而实现增加棉农收入和向工业提供多元化优质原料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