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和评价关中李氏骨伤流派关节理筋手法治疗足底筋膜炎的足底生物力学表现。方法:收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足底筋膜炎患者为患者组,收集30例足部健康受试者为健康组,测量并对比分析两组受试者足底压力相关指标的差异。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组分为手法治疗组和冲击波治疗组每组各30例。使用足底生物力学评价指标对比分析患者组与健康组之间的差异;分别使用传统评价指标(VAS评分、最长行走时间)和足底生物力学评价指标对比手法组与冲击波组治疗足底筋膜炎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联合两种评价指标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的差异。结果:(1)患者组与健康组性别、年龄、体重及BMI经统计学比较均无差异(P>0.05),患者平均身高高于健康组(P<0.05)。(2)患者组后足内侧接触面积小于健康组(P<0.05),后足外侧最大压力小于健康组(P<0.05),后足外侧及趾区的峰值压强较健康组小(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VAS评分和最长行走时间经统计学分析后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4)首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减小(P<0.05);最长行走时间较治疗前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最长行走时间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最长行走时间均呈上升趋势。(5)首次治疗后:手法组比治疗前中足最大压力及峰值压强减小(P<0.05);后足内侧最大压力、峰值压强、冲量及平均压力均减小(P<0.05);后足外侧峰值压强减小(P<0.05)。冲击波组比治疗前跖区最大压力、冲量、平均压力均减小(P<0.05);中足最大压力冲量及冲量均减小(P<0.05);后足内侧最大压力、峰值压强、冲量、平均压力均减小(P<0.05);后足外侧最大压力、冲量、平均压力均减小(P<0.05)。末次治疗后:手法组比治疗前趾区接触面积、最大压力、冲量均减小(P<0.05);跖区、后足内侧、后足外侧接触面积均增大(P<0.05)。冲击波组比治疗前足底各区域对比均无差异(P>0.05)。(6)即时疗效方面,手法组与冲击波组足底压力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整体疗效方面,跖区峰值压强小、后足外侧平均压力小(P<0.05)。结论:(1)足底筋膜炎患者的足底生物力学特征表现为疼痛最为明显的后足内侧部位的接触面积变小,足底压力更偏向于前足。由于后足局部的疼痛,迫使患者踮脚用前足行走,并主要以前足承重,因此足底筋膜炎患者行走时足部特征表现为轻度跖屈。(2)通过此次研究,两组治疗方案治疗足底筋膜炎均有临床疗效,都能够减缓患者足跟疼痛症状,延长行走时间,且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本研究初步证明关中李氏骨伤流派关节理筋手法治疗足底筋膜炎的即时疗效与目前指南推荐的冲击波疗法相同,而整体疗效更优,综合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手法治疗足底筋膜炎更加经济效益,易于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3)足底压力分析可以很好的量化足底筋膜炎患者的足底压力分布情况,反映足底筋膜炎患者的疼痛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初步作为足底筋膜炎疗效的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