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20年来,由于中非合作论坛的成立,中非贸易合作大幅增加。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在北京开幕,又一次将中非关系推向世界政治、经济大舞台。本研究力在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探讨西方媒体报道中的中非关系,以及这些新闻报道中的意识形态是如何通过语言体现的。
本文选取《纽约时报》2005至2019年关于中非关系相关报道为语料,以Fairclough三维分析框架为理论指导,主要从描述、阐释和解释三个维度对语料进行分析讨论。在第一个文本层面,利用语料库软件AntConc3.5.8提取出高频词、词簇和关键词,通过索引行进行词语搭配和语境分析;在话语实践方面,主要结合报道里出现的转述语的形式和转述语来源进行分析;在社会实践层面,从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领域对报道产生的立场倾向和意识形态进行解读。
研究发现,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态度呈现出一种历时的变化。通过文本分析可以看出,每当在中非合作论坛召开前后,面对日益密切的中非关系,美国媒体感到受到威胁,往往会在报道中站在自身的立场进行报道。其对中国形象以及中国在非洲投资建设的报道明显呈现出不客观、夸大事实的特点,主要报道敏感话题,如政治、经济类新闻,建构出―掠夺者‖、不重视人权和环境保护等负面中国形象。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尤其是2008年召开北京奥运会后,其报道由以往不变的严肃风格,逐渐转向夹杂体育、文化差异的报道风格,且在非中非合作论坛召开的时间维度内,此种风格更加明显。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在阅读西方新闻报道时,通过话语分析意识到新闻报道背后所反映的意识形态问题。同时,希望能激励中国记者积极回应西方媒体提出的非客观观点,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报道。只有这样,中国向非洲的文化、经济输出才能更加有效,以此形成健康良好、长足发展的中非合作关系。
本文选取《纽约时报》2005至2019年关于中非关系相关报道为语料,以Fairclough三维分析框架为理论指导,主要从描述、阐释和解释三个维度对语料进行分析讨论。在第一个文本层面,利用语料库软件AntConc3.5.8提取出高频词、词簇和关键词,通过索引行进行词语搭配和语境分析;在话语实践方面,主要结合报道里出现的转述语的形式和转述语来源进行分析;在社会实践层面,从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领域对报道产生的立场倾向和意识形态进行解读。
研究发现,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态度呈现出一种历时的变化。通过文本分析可以看出,每当在中非合作论坛召开前后,面对日益密切的中非关系,美国媒体感到受到威胁,往往会在报道中站在自身的立场进行报道。其对中国形象以及中国在非洲投资建设的报道明显呈现出不客观、夸大事实的特点,主要报道敏感话题,如政治、经济类新闻,建构出―掠夺者‖、不重视人权和环境保护等负面中国形象。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尤其是2008年召开北京奥运会后,其报道由以往不变的严肃风格,逐渐转向夹杂体育、文化差异的报道风格,且在非中非合作论坛召开的时间维度内,此种风格更加明显。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在阅读西方新闻报道时,通过话语分析意识到新闻报道背后所反映的意识形态问题。同时,希望能激励中国记者积极回应西方媒体提出的非客观观点,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报道。只有这样,中国向非洲的文化、经济输出才能更加有效,以此形成健康良好、长足发展的中非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