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氮化硼和碳化硅纳米材料对小分子的吸附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1988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氮化硼(BN)和碳化硅(SiC)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气体传感和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相对于碳纳米材料,对氮化硼和碳化硅纳米材料的研究工作还比较少。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BN纳米材料与甲醛分子的相互作用,分析了加入额外电荷后 BN纳米材料对甲醛分子的吸附与解离过程;研究了SiCNT纳米管与甘氨酸分子及其自由基的相互作用,分析了吸附后其对SiCNT电子性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SiCNT可能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工作如下:  (1)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系统地研究了有毒气体甲醛(HCHO)与BN纳米材料(BNNT和BN sheet)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HCHO分子在中性的BN纳米材料上的吸附为弱的物理吸附,这限制了BN纳米材料作为HCHO分子气体传感器的应用。本文通过对BN纳米材料引入额外电荷,计算发现,额外引入的电荷集中在BN纳米材料上B原子的空穴中,这使其具备了提供电子的能力,可以转移电子给予路易斯酸性质的HCHO分子,因此甲醛分子可以被化学吸附在BN纳米材料上。且随着BN纳米材料中引入电荷的增加,其对甲醛分子的吸附能力逐渐增强。研究结果表明,引入额外电荷后BN纳米材料可以化学吸附HCHO,这为BN纳米材料实际应用于HCHO分子气体传感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2)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系统地研究了甘氨酸分子及其自由基与SiCNT的相互作用。计算发现单个甘氨酸分子可以通过单齿、环加成和解离三种方式化学吸附在(8,0)SiCNT管壁,且均为化学吸附;(n,0)(n=7,8,9,10)SiCNT管壁最多可以化学吸附n个甘氨酸分子,表明SiCNT对甘氨酸分子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对于甘氨酸两个脱氢自由基(N原子脱氢和α-C原子脱氢),计算发现它们也都可以稳定吸附在SiCNT管壁。以N原子为中心的自由基吸附可使SiCNT由半导体转变为半金属(half-metal),而以α-C为中心的自由基吸附则使其表现出p-型半导体性质。此外,文章还计算了甘氨酸分子在SiCNT内腔的封装,发现甘氨酸分子在(7,0)和(8,0)SiCNTs的封装为吸热反应,在热力学上不容易进行。而封装在(9,0)以及(10,0)SiCNTs时为放热反应。表明甘氨酸分子在SiCNTs中的临界封装管径为9.05?,也就是(9,0)SiCNT。上述的研究可为SiCNT制备基于纳米材料的生物医学电子器件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