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和阿拉善荒漠草原之间的乌海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足迹分析方法,从生态足迹和生态安全两个方面分析乌海市的可持续发展情况。研究表明:(1)乌海市生态足迹增加明显,高于内蒙古自治区平均水平,是各盟市生态足迹的最高值。乌海市人均生态足迹由1999年的8.4327hm2增加到2009年的32.4253hm2,增加了近4倍。在乌海市生态足迹增长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化石能源用地生态足迹的急剧增长。(2)由于建设用地和林地的持续扩大,乌海市从1999年到2009年人均生态承载力没有下降,反而有微弱的增长,但其增长的速度远远不及生态足迹增长的速度,乌海市1999年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2708hm2,2009年为0.3600hm2。(3)在本文的研究年限内乌海市的生态赤字/盈余表现均为生态赤字,1999年为8.1620hm2,2009年为32.0653hm2,生态赤字逐年增长。(4)生态压力指数评价的是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指数越高,压力越大,其不安全程度越高。乌海市在研究的11年间,平均生态压力为1.58,其表征状态为很不安全。(5)通过生态多样性和系统发展能力指数评价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和能力,前者的值越高表示可持续发展的程度越高,后者的值越高则表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越高。与自治区相比,乌海市生态多样性指数较低,多年平均为0.1595,且逐年减小;系统发展能力指数也较低,多年平均为2.7202,逐年增大。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刺激下,化石能源用地生态足迹急剧增加,其次为草地生态足迹的增加,生态赤字不断增大。化石能源用地生态赤字的急剧增长,代表着其对化石能源的需求急剧增长,从而导致煤炭过度开采,并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