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地区10kV配网系统接地方式研究及其改造工程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10kV配网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的3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对揭阳地区的10kV系统的接地方式改造工程做了全面的论述。 1、研究了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工频电压升高和间歇性电弧过电压产生的机理,归纳出不接地系统的运行特性。 2、研究揭阳地区10kV系统现状,提出揭阳地区10kV不接地系统改造成消弧线圈接地系统较为合适的结论。 3、研究了消弧线圈的作用和影响熄弧的主要因素,提出采用自动跟踪补偿和连续无级调节消弧线圈的观点。 4、通过分析和比较,确定在改造工程中采用可控硅调节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并提供这种系统的一套典型配置方案以及工程的施工方案和图纸。 5、通过现场人工试验和投入运行,验证和肯定了可控硅调节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效果。最后提出一套运行维护注意事项,在管理上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其他文献
期刊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应用控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通信技术,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或自动装置完成变电站内各种设备监视、控制和保护,提高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的一种自动化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系统的发展也越来越快,电网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复杂,同时操作的内容和管理的设备也越来越多,导致相应的专业工作人员比例日渐降低。尤其
期刊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电网智能化规划》的逐步落实,江苏省电力公司智能电网建设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对于扬州地区来说,智能电网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能够满足居民等客户端的用电信息收集、整理、审核、发布、更新等日常管理工作要求,有利于推进新能源利用、阶梯电价执行以及互动式服务的开展。在新形势下,用电信息采集的智能化显得十分重要,它是智能电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全球电网技术更新换代的客观要求,是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