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创伤——从创伤小说角度解读《典仪》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c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创伤研究的角度来解读莱斯利·西尔科的《典仪》。小说主人公泰约的精神错乱源于他所遭受的心理创伤。本文将运用心理学关于创伤的研究细致分析泰约的心理创伤以及他如何在三个土著药师的帮助下完成一系列印第安仪式,最终恢复成为一个健全人的过程。 全文包括五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回顾了美国印第安族裔文学的发展状况以及国外批评家对《典仪》所作的批评研究,指出现有的关于《典仪》的批评主要集中在自然、神话和仪式以及作品所采用的形式三个方面。对于主人公的创伤虽然有所涉及,但是却缺少系统的分析,而这正是本文力图有所创新的努力方向。 第一章介绍了有关创伤研究的发展状况,综述了西方创伤理论家的一些主要思想,探讨了创伤的实质以及可能的治疗方法和过程,阐明了创伤研究中所要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 第二章结合对文本的细读,从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了主人公泰约所受的心理创伤。作为一个有着白人父亲的私生子,泰约受到了族人的歧视。他既不能像其他印第安人那样为自己的族裔血统而自豪,也无法认同白人的世界观。从二战返回家乡的他因无法摆脱战争恐怖经历的纠缠几乎被战后综合症摧毁。此外,跟其他的印第安人一样,泰约也受到了种族歧视的困扰,而这种困扰在战后尤为明显。 第三章探讨了主人公泰约治愈创伤的过程。精神病医院的白人医生用药物无法治愈泰约的心理创伤。只有回归印第安文化传统并且亲身参与到印第安的典仪中,泰约才能找回自己的身份,将自己同自己的族裔相认同,恢复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泰约创伤的治愈离不开三个土著药师的指引和参与,他们在泰约恢复过程中的作用将会在本章深入讨论。结论部分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指出主人公泰约的创伤治愈过程实际上也是莱斯利·西尔科自我拯救的过程。通过撰写本书,莱斯利·西尔科强调了印第安传统文化对于印第安原住民身份认同的重要性。作为一个混血儿,莱斯利·西尔科也经历了类似与泰约的成长经历,并深陷于两种文化的纠结之中,无法自拔。通过小说《典仪》,莱斯利·西尔科表达了自己的价值取向,并为印第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指明了道路。
其他文献
《西游记》和《天路历程》分别是中国和英国文学史上的两部重要的作品。虽然它们产生于不同时期并且具有不同的特点,《西游记》以佛教为主要题材,而《天路历程》却以圣经为主要
当前,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已有很大提高,但在那些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看来,很多中国大学生的英语作文仍存在连贯性差、篇章结构混乱等问题。根据Kaplan(1966)的“对比修辞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