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日益加快,生态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部分主要靠生态资源发展经济的地区尤为突出。山西省作为中国资源大省和能源重工业省份,在其长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下,其重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加之山西长期水土流失严重,地方治理怠慢等一系列的问题,使得经济同生态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愈发严重,山西省生态环境建设迫在眉睫,为加快山西省产业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山西省生态环境绩效进行研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山西省自然概况、社会经济现状及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基于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山西省生态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权重,最后利用Arc GIS软件对其得分进行时间和空间关联分析。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1)时间序列变化:山西省11个地级市近10年的生态环境发展速度趋于稳步慢速增长状态,虽然整体趋于良好,但增速较慢。(2)空间格局变化:2007-2016年各等级的地域性愈发趋向集中,整体得分有所上升,总体来说山西西部地区综合水平落后于其他地区。(3)空间自相关分析:全局和局部均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其中高-高状态及低-低状态地级市占比很大,前者对应地级市有大同、晋中、长治、朔州、晋城,后者对应地级市有忻州、临汾、吕梁,其余则表现出负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生态环境存在如下问题:人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大;区域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差异明显,不平衡问题凸显;“厚”降污减排,“薄”持续响应;生态环境污染治理任重而道远;环保意识薄弱,缺乏宣传力度。针对目前山西省生态环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体制机制层面:完善煤炭资源整合政策体系,减小压力;及时更新完善指标体系;细化环境保护标准;从本质上治理生态环境。区域层面:扩大治理范围,整治力度有所侧重;总结、推广先进区域经验;加强推进区域合作,逐渐缩小区域综合发展水平差异。公众方面: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转变生态环境治理理念;促进人人参与环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