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范围以科技为主的竞争日益激烈。世界各国为了增加其科技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大科技投入,通过促进高水平科技成果产出以巩固其科技地位。原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在当前和平发展的时代,人的生命质量越来越作为社会公平正义最为突出的标志,已成为全球发展的风向标,我国科学技术研究也应跟上这一大潮流。”据课题组统计,2004-2013年度我国医学领域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284项,其中有68.6%第一完成单位为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学院或附属研究所。故而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和其附属研究所成为医学科学研究的主要阵地,承担了我国大多数科技任务,产出了大量科技成果。科技成果不仅体现了科技工作者智慧和才干,也彰显出我国科研水平和实力。如何科学、客观又准确的评价科技成果是目前科研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科学客观的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在为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遴选上报科技奖励项目提供理论依据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水平科技成果的产出率,调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热情和积极性,对于提升我国的科技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现有的科技成果评价多为“后评价模式”,即科技成果产出后对其进行评价,该评价模式的评价重点为科研产出,如论文、专利、专著、新药、医疗器械等。从科研成果管理的角度出发,该评价模式虽在一定程度上对科技成果的产出有一定的导向性,但仍呈现为被动的管理模式。为了进一步增加科研成果管理的主动性、提高医学科技成果评价的质量,优化医学科技成果全过程管理,本研究在国家科技部提出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思想指导下,从科技成果生命周期角度出发,通过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小型专家会议和专家咨询法建立一系列分别针对科学理论研究成果、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和软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3套)。该指标体系分别由立项阶段、实施阶段、验收阶段、应用阶段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其中软科学研究成果为7个)和17个三级指标(其中应用技术成果为16个)构成,具有良好的科学性、针对性、全面性和导向性。本研究以某军医大学为例,对该指标体系进行回顾性和前瞻性两方面的实证研究,验证了该指标体系的有效性。一方面,应用该指标体系对某研究性军医大学过去4年(2010-2013)的科技成果申报项目进行回顾性评分,证实了获得各等级科技奖励的科技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得分高于未获得科技奖励的科技成果的得分均数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历年不同等级科技成果的回顾性评分均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专家教授在拟申报科技奖励前进行成果自评的理论依据。2014年,某军医大学在科技奖励申报前应用本指标体系对拟申报项目进行评分,并严格按照评分高低遴选出申报项目,获奖比例均较往年有所提高,提示本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科技奖励的中奖率,对提升大学的学术影响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在应用医科大学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提出科成果前置管理模式的理念。“前置”是指将成果管理的介入时间从科技成果产出后前移到科技成果生产前,从申报科技奖励阶段前移到项目控制管理阶段。成果前置管理模式是指自科技成果的起始阶段(成果立项阶段)即对项目进行干预评估,早期进行成果评价、早期发现应用前景好、整合价值高的项目、早期介入管理干预。在项目实施阶段全程跟踪管理,使科技项目朝管理者预期方向发展,旨在将被动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管理、提高科技成果的质量水平,提高相关机构科技成果的产出率,有利于促进推进创新性国家建设进程。本研究以科技成果全生命周期为契合点,建立了一系列分别针对科学理论研究成果、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和软科学研究成果(3套)、经过实践应用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与以往的成果管理模式相比,该指标体系体现了成果前置管理的理念,本研究以某军医大学为例,对其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管理对策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