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冠心病是发生心力衰竭的最基础病因,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尤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功能异常的更为突出,特别是容易出现早期心脏的舒张功能障碍,而心功能状况是影响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关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功能改变,探讨影响其发生心功能障碍的因素。研究证明糖尿病是发生心力衰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心脏结构存在肥厚性改变,同时伴有收缩舒张功能受损,舒张功能更早出现受损,而这种变化在IGT状态即已存在[1],在中国冠心病病人中,糖代谢异常患病比例约为80%[2]。然而目前对于糖代谢异常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的临床研究尚少,本研究通过对1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空腹血糖、OGTT 2小时后血糖、血清脑钠肽(BNP)及超声心动图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糖代谢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心功能的影响,以便更好的做好冠心病患者的血糖管理,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选取于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120例(男79例,女4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通过进行OGTT检测,按糖代谢水平分为糖耐量正常组,糖调节受损组,2型糖尿病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脑钠肽(BNP),并通过心脏超声测患者的LVEF、E峰、A峰和E/A比值,对三组的BNP水平及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糖代谢异常诊断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2003年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标准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ACS诊断。均排除甲状腺、肝脏、肾脏疾病等重要脏器疾病史,排除慢性消耗性疾病和恶性肿瘤,心力衰竭者。使用SPSS/PC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 x±s)表示,并进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糖状态与心功能影响的相关性研究应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120例ACS患者中已知糖尿病患者32例,通过OGTT检测后检出糖尿病患者(DM)20例(占22.73%),糖耐量异常者(IGR)22例(占25%),血糖正常者(NGT)46例(占52.27%);E/A比值随着血糖水平的升高而下降,NGT组:(1.32±0.21),IGR组(0.82±0.21),DM组(0.70±0.23),各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随糖代谢异常程度的增加而增加,NGT组:(544.78±108.56)pg/ml,IGR组(877.13±152.79)pg/ml,DM组(1149.13±136.61)pg/ml,各组相比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射血分数三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NGT组(56.36±3.61)%,IGR组(56.11±4.54)%,DM组(55.56±3.85)%,p>0.05。2分别以空腹血糖和OGTT 2小时血糖作为应变量,其他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发现BNP、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E/A值及舒张压与二者有线性关系,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636、0.148、0.321、-0.168、-0.205,(p<0.05);和0.634、0.118、0.255、-0.228、-0.189,(p<0.05)。由以上标准化回归系数可以得出BNP与空腹血糖及OGTT 2小时血糖关系最密切。并且由BNP及E/A比值与空腹血糖及OGTT 2小时血糖分别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后可得出结果,他们之间均呈线性关系,而且E/A比值与BNP呈负相关,说明BNP随心脏舒张功能降低而升高。结论:本研究显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者的血糖水平与心功能密切相关,尤其是OGTT 2小时的血糖水平与心脏舒张功能关系更为密切。随着血糖水平的升高,心脏舒张功能与之呈负相关。而且ACS患者中潜在着大量的糖代谢异常者,其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进一步增加,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心血管内科医生对冠心病患者的血糖管理,提早发现并干预治疗,以在早期阶段就能逆转或延缓糖耐量异常向糖尿病转化的进程,从而进一步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