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一直是近来研究的重点,装配式框架结构由于地震作用而导致损伤,构件的强度和刚度等力学性能因损伤而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在地震作用下,虽然结构的抗震能力有所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结构就失效破坏,结构尚存在一定的残余承载力。对于遭遇地震作用后没有倒塌且具有适修性的结构,若将它们推倒重建,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浪费,正是由于国内地震的多发性以及大部分震损结构在修复后可继续使用,因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后性能的评估十分必要。本文研究工作是在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5BAK14B02-6)“基于结构损伤监测的高层建筑震后性能评估方法”的资助下展开了以下的主要研究:(1)中性轴作为结构的特性之一,其测量较为容易且具备损伤定量判定的能力,已经相继在钢结构、盾构隧道以及桥梁中得到应用。本文将中性轴这一结构特性引入到装配式框架节点的损伤评估中,建立了基于中性轴移动的装配式框架节点损伤评估理论。评估理论的核心原理是通过测量,确定塑性铰区的平均中性轴位置,按照平截面假定原理进而得到塑性铰区的平均曲率,然后通过塑性铰的转动程度来定义塑性铰的损伤程度,进而评估装配式框架构件的性能。(2)建立装配式框架中节点有限元模型和两个装配式框架中节点的拟静力实验,应用有限元的分析结果和节点实验的分析结果,从有限元和试验的角度对比分析本文评估理论评估结果和基于变形、刚度、能量的单参数损伤评估理论以及传统的双参数损伤评估理论的评估结果,验证了本文损伤评估理论的可靠性。(3)本文提出了一种装配式框架整体的损伤评估理论,即先通过装配式框架层间最弱塑性铰进行框架各层的损伤量化,同时考虑框架各层的权重系数最终通过损伤加权得到装配式框架整体的损伤。评估理论的主要步骤是:①根据梁端和柱端的抗弯承载力比来判定梁柱组合体的出铰方式;②计算框架结构各个楼层各个塑性铰的塑性转动能力;③确定各个楼层的最弱塑性铰;④根据最弱塑性铰的转动程度来进行各层框架的损伤量化;⑤采用层间加权法,进行损伤加权得到装配式框架整体的损伤量;⑥根据装配式框架整体损伤量并结合相应的框架破坏等级分类标准来确定结构的损伤等级。(4)通过建立两层两跨现浇柱预制梁框架有限元模型和参考现有文献中的两层两跨现浇柱预制梁框架拟静力实验,分别从有限元和试验的角度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文损伤评估理论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