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当今世界各发达国家普遍重视的问题,也是人文社会科学关注的重要学术领域。但是已有研究中缺乏对少数民族青少年和跨界民族的研究,积极培育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并使之融入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体系的全过程。从理论上讲,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保证,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从实践上看,它是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实现民族团结和谐的根本途径和紧迫需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形式,以延吉市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了解朝鲜族中学生价值观的表现形态,比较朝鲜族中学生价值观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并提出培育朝鲜族中学生价值观的途径。研究成果对于加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边疆地区的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本文主要采取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理论演绎和归纳法等,并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涉及的内容主要有:1、价值观的内涵及研究现状;2、国内外关于青少年价值观的研究现状和趋势;3、朝鲜族中学生价值观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4、有效促进朝鲜族中学生价值观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1、朝鲜族中学生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生活价值观)总体上呈积极向上的趋势。2、朝鲜族中学生对“诚实守信”、“尊重”、“遵纪守法”与“责任”重要性评价最高,对“自立自理”、“奉献”、“个性”与“竞争”重要性评价最低。即朝鲜族中学生共享的核心价值观为诚实守信、尊重、遵纪守法、责任。3、朝鲜族中学生有重视“遵纪守法”、忽视“自立自理”价值观的倾向。4、朝鲜族中学生总体之间及男、女生之间对价值观的评价基本一致。朝鲜族中学生在“竞争”、“责任”价值观上存在性别差异;在“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爱国”价值观上存在城乡差异;在“开拓创新”、“自由”、“责任”价值观上存在年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