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持续攀升,道路交通拥堵成为制约交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停车换乘系统(Park and Ride,以下简称P&R)在拦截远城区进入主城区客流,缓解早晚高峰拥堵问题上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相比于国外P&R的研究,国内起步较晚,建设机制不健全,缺少科学的规划及票价管理机制,因此如何在进一步发展P&R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票价,建立健全的补贴机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本文在分析国内外P&R设施定价方法基础上,建立了适合我国现状的P&R定价模型:从P&R定价机理出发分析了 P&R定价在解决交通问题,引导乘客出行行为中的适用性;通过分析使用P&R的使用者需求,分别建立了 P&R三个参与主体需求导向的P&R定价模型,最后建立了满足以上三个参与主体的双层规划模型,其中上层为政府以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P&R定价模型,考虑企业的经营效益,下层是P&R使用者选择行为模型。利用枚举法建立了动态规划方程,求得P&R及目的地停车场票价下的社会效益值矩阵。本文在分析政府对P&R企业的显性及隐性补贴基础上,重点分析隐性补贴中激励补贴的作用。基于激励理论,建立了以P&R企业努力水平为影响因素的政府及企业委托代理模型,并分析两者在信息对称与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激励补贴额;在上述模型基础上加入政府的监督机制,分析P&R企业票价收入与努力水平的关系建立了最优补贴模型;分析影响努力水平的相关因素,建立了 P&R财政补贴激励效果评价体系,为政府测算P&R企业努力程度提供计算依据。本文以北京地铁4号线安河桥北站的三处P&R停车场为对象,分析调研的统计数据并对参数进行标定,得到修正后的目标函数,采用枚举法获得票价矩阵;分析P&R票价、目的地停车场票价及社会效益在是否考虑财政补贴情况下的变化趋势,细化政府财政补贴时的票价矩阵求得P&R社会最优票价为8.5元/天/泊位;通过对安河桥北三处P&R停车场的年度运营成本测算,得出在P&R最优票价下的政府固定补贴额及在社会效益最大时政府激励补贴额,最终得出考虑政府对企业的激励机制的最优补贴额为5.9元/天/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