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体识别是人类必要的生存技能,汉字识别作为人类接触社会生活的基本手段,研究其加工机制尤为重要。之前有关汉字的研究,一些专家水平的行为指标已经被证实,最突出的就是汉字整体性加工方面的证据。本研究采用ERP技术,重点研究汉字加工中的倒置效应,识别经验对汉字加工的影响,及汉字整体性加工在神经活动方面的表现。 研究一的实验采用学习—再认范式,通过训练使被试对10个小篆字达到可识别水平,而另外10个小篆字对于被试来说是不可识别的,被试需要判断呈现的小篆字(正立或倒立)是否学习过。研究结果发现:是否识别的汉字可以调节ERP成分及alpha频带震荡,不可识别水平的汉字比可识别水平的汉字诱发更大的 P1波幅,可识别水平的汉字比不可识别水平的汉字诱发更大的 N170、P250波幅及更大能量的alpha频带震荡;古汉字的倒置效应体现在P250成分上,倒立汉字比正立汉字诱发更大的P250波幅;识别水平影响汉字的倒置效应,可识别-倒立汉字比可识别-正立汉字诱发更大的P1波幅和更大能量的beta频带震荡,可识别-倒立汉字比可识别-正立汉字在右半球上诱发更大的P250波幅。 研究二的实验采用复合效应范式,被试需要注意两个上下结构汉字的上半部或下半部是否一样。在结构一致条件下试次里,需要注意的部分与无关部分的回答是一致的;在结构不一致条件下试次里,需要注意的部分与无关部分的回答是不一致的。无关部分对需要注意部分产生的干扰可以作为汉字整体性加工的证据。除此之外,为了破坏汉字的整体性,研究二中还加入倒置汉字(顺时针旋转180°)与剖分汉字(水平切开并移动)。研究结果发现:行为数据上一致性效应显著,一致试次的辨别度显著高于不一致试次,且反应时缩短;脑电结果发现P1与N170成分均体现出一致性效应;不一致试次比一致试次诱发更大的P1波幅,一致试次比不一致试次诱发更大的N170波幅,并且发现N170的一致性效应体现在正立汉字上,剖分汉字及倒立汉字上没有发现。汉字加工的右半球偏侧化效应体现在N170波幅和delta-theta频带震荡。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识别水平的汉字可以调节脑电成分及频域信息; 2.汉字也存在倒置效应,且识别经验影响汉字倒置效应的产生; 3.汉字的一致性效应显著,并且正立汉字最明显,倒立字和剖分字因破坏了汉字整体性,所以不存在一致性效应。 由此看来,汉字采用整体性加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