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视觉的无人机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fei1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用无人机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导致了侵犯个人隐私和威胁公共安全的事件频发。基于可见光技术的无人机入侵检测系统依赖于发展迅速的机器学习技术,成为了机器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无人机在图像中的像素占比较小、在复杂背景下易融于背景等难点,使得目前基于可见光技术的无人机入侵检测系统不够完善。本论文针对无人机入侵检测系统的需求,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无人机入侵检测系统。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Vi Be(Visual Background extractor)运动目标检测算法对运动状态改变的目标检测时易出现鬼影问题,提出了基于中值法背景补偿的改进Vi Be算法。通过在Vi Be算法背景建模前使用中值法建立背景模型,避免了第一帧图像将运动目标作为背景元素出现鬼影问题的可能。同时,每间隔500帧图像,使用50帧图像进行一次中值法背景建模作为补偿。在目标运动状态改变时,采用历史多对比机制判断无人机运动目标,以防止将无人机目标逐渐吸收为Vi Be背景而出现鬼影问题。加入了分散度系数用于自适应前景与背景的分割,以适应场景光照强度变化。通过算法对比,改进后的Vi Be算法查准率较原来提升了4%,查全率提升了8%。(2)通过对3款无人机不同角度、不同尺度、不同姿态等状况实时拍摄以及网络获取、样本扩充等手段,获得了28510帧无人机目标识别样本。在此基础上按照9:1的比例构建训练集和测试集。在同一样本集下对目标识别算法下同属于one-stage类的YOLOv4(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4)、YOLOv3和SSD(Single Shot Multi Box Detector)算法进行训练和测试。在平均精准率上YOLOv4较YOLOv3高5.18%,较SSD高4.8%;在平均召回率上YOLOv4较YOLOv3高3.21%,较SSD高2.17%。因此选用YOLOv4作为本系统目标识别算法。(3)针对STC(Spatio-Temporal Context)目标跟踪算法在与无人机相似背景下,错误时空上下文信息递增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Kalman滤波器的STC目标跟踪算法。该目标跟踪算法在单一天空背景下建立时空上下文信息模型,进行区域概率分析完成目标定位。而在复杂背景下使用Kalman滤波器对目标进行定位,避免了STC算法错误时空上下文信息叠加的可能。通过对比分析,改进后的算法跟踪平均成功率相比较于原算法提升了10.3%,平均中心位置误差缩减了6.2个像素距离。(4)本文将上述的目标检测算法和目标跟踪算法相结合,通过带有云台的摄像机搭建了带有客户端的无人机入侵检测系统,分步进行云台随动运动目标检测、镜头变焦目标识别和云台随动目标跟踪等任务,达到实时无人机入侵检测的目的。
其他文献
web2.0时代的到来,不仅为互联网和计算机科学领域带来了海量数据,还带来了新的数据类型。树结构正是这些新出现的数据类型的一种,它在计算机科学、语言学、生物学、图形学等领域的数据组成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这些领域中,用户更想通过度量不同树结构数据之间的相似性来完成一些特定检索、匹配等任务。但目前树结构相似度计算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挑战:一、数据量大导致计算耗时严重;二、算法运行占用空间大;三、计算结
学位
随着电子通信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和数据的大量产生,人们对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并行传输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SerDes技术逐渐成为人们的首要选择。然而,有线传输信道存在介质损耗、趋肤效应等非理想因素,这些非理性因素会导致信号的失真,严重降低了接受端的信号质量。为了恢复接收端的信号质量,均衡技术便成了高速SerDes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传输速率不断提升的趋势下,本文研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系统在大脑和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直接联系,通过识别大脑信号,把大脑活动直接解码成外部设备的控制指令。BCI系统在军事、教育、医疗、娱乐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基于运动想象的BCI系统与人的自然想象和运动控制更加契合,因此本文主要研究运动想象脑电。由于运动想象脑电信号样本量小、信号维度高的特点,通道选择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过多的电
投影同步是一种重要的网络同步方式。在实际生活中投影同步现象非常普遍,如飞机编队的同步飞行、火箭的精准定位、保密通信等,因此,投影同步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然而,已有的对复杂网络上的投影同步研究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具体有如下三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首先,已有投影同步的研究中尺度因子是一致的,对于实现网络投影同步来说条件过于苛刻。其次,为了实现给定尺度因子下的投影同步,往往需要追
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是一种体外检测的功能性成像技术,通过对被测对象的电导率分布或者电导率变化进行成像,提取人体生理和病理特征,与传统CT、核磁共振成像相比有着无辐射、便捷、成像速度快和设备成本低等优点;但是,目前的EIT系统普遍存在欠定性、非线性和病态性等问题,造成成像质量较低。边界电压变化对电导率分布变化不敏感的病态问题,求
目前,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目标检测算法,如:You only look once(YOLO)、Single Shot Multi Box Detector(SSD)等单阶段的目标检测算法已体现出的较高的检测率和稳定的检测效果,但是,此类检测算法在一些特定的小目标检测应用中,如车站广场人群密集的人脸目标、航站楼远处的飞鸟目标等,由于这些目标相对和绝对的大小都非常小,传统的检测算法针对这些小目标的检测率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全球数十亿用户每天都会花费大量时间活跃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这些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人们实时交流、获取信息的工具。然而社交媒体的开放性和便利性同样也孕育了许多潜在危险,大量恶意账号和虚假信息充斥着社交网络。异常检测是识别社交网络上正常或异常活动的重要数据分析手段之一。图卷积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GCN)作为一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场景都存在着样本标签不确定的问题,即样本在其对应的候选标签集中,只有一个标签是真实的标签,其余标签为伪标签,如何利用标签不确定的数据训练得到一个稳定的分类模型,是偏标记学习的主要研究任务。但是在传统的偏标记学习算法中,很少有方法考虑到标签的关联性,分类模型的泛化性以及数据的不均衡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提出一种改进特征引导消歧的偏标记学习算法(
随着“互联网+”不断为旅游业赋能,并由机器学习、大数据从软件层面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动力,对传统的旅游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在由旅行社主导的传统的跟团游之外,个性化出游愈加的成为人们的出游选择,同时在线旅游整合旅游景点门票、酒店、餐饮、游玩资源的线上销售模式中,产生了大量的游客行为数据,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准确的收集获取,进而对用户偏好进行细粒度的捕获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现有的序列推荐算法大多着眼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