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住院期间的肺部啰音分布及转化规律,分析不同性质和程度的啰音出现消失情况;不同初始啰音在病情、舌象特点等方面的异同,以期获得较为客观的啰音变化特点及不同啰音的舌象转化特点,从而为指导肺炎诊治及转归预后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4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病房符合肺炎诊断的200例住院患儿。以入院第1-7天、第10天、第14天作为观察时间点,安静环境下,对入院肺炎患儿进行啰音、舌象采集,并记录入信息数据库,统计各种啰音在每个时间点的分布及转变例数;比较不同初始啰音(湿啰音、湿啰音合并干啰音)在基本病情方面的差异;统计痰热闭肺证患儿,不同初始啰音每个时间点的舌象分布及转化例数,进而对两种啰音的舌象特点加以分析比较。结果:(1)肺炎患儿入院后最常见的肺部啰音为湿啰音(48%)和湿啰音合并干啰音(30%);在湿啰音中以少量湿啰音为多见;在湿啰音合并干啰音中以少量湿啰音合并少量喘鸣音出现最多。此外,从湿啰音程度分布来看,少量湿啰音、大量湿啰音均在第1天出现频率最高,而中等量湿啰音在第2天时上升并达到最高值,此后均逐渐下降。(2)住院第2天啰音转化率(48.5%)最高;湿啰音→干鸣音的转化率基本较为平稳,主要集中于第3、4、5天;湿啰音合并干啰音→干鸣音的转化主要集中在第2、3、4天;干鸣音消失的时间主要在入院第4、5天。(3)主要初始啰音在年龄分布、胸片影像学表现、舌象构成方面无明显差异;初始症状方面,咳嗽病程上(P=0.005<0.05)两组比较有差异;主证消失时间方面,两组在发热消失时间上有明显差异(P=0.000<0.05)。(4)主要初始啰音的舌象分布基本无明显差别,但在舌象转化方面,两者有所不同:a.舌质红→淡红湿啰音患儿在入院第7天转化率最高,湿啰音合并干啰音患儿出现在第4天;b舌质红→暗红湿啰音患儿在入院第2天即较明显,后者则出现在第4天;c舌苔黄→白两者均在入院第2天时出现较高转化率;d.舌苔厚→薄湿啰音患儿在入院第7天时最高,后者则在入院第5天。结论:(1)肺炎入院患儿的初始啰音分布具有一定特点;啰音转化存在一定的规律。(2)不同初始啰音的患儿在病情及舌象转化方面存在某些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