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区绿地植物群落评价方法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pu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居住区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生态功能,能缓解日益恶化的城市人居环境。随着城市居住区绿地发展潜力的日益增大,怎样搞好居住区绿地建设以及如何对其进行评价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借鉴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模型,通过模型的适当改进,构建了两个评价模型:定量AHP评价模型和综合评价模型。选择南京市三个居住区为实验对象,对植物群落现状和指标因子进行分析后,运用上述两个评价模型对植物群落现状进行评价。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在三个居住区绿地植物群落中,共有乔灌木81种,隶属于42科;地被植物共计44种,隶属于27科;竹类共有6种。五老村居住区乔灌木植物中,女贞占有明显的优势,该居住区乔灌木植物数量配置上不均衡;而南林一村和东方城植物配置较为合理。   定量AHP评价模型评价得出,五老村、南林一村、东方城总得分依次是64.94、71.64、71.00;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得出,五老村、南林一村、东方城总得分依次是76.03、79.57、79.83。从定量的角度看,定量AHP评价模型的评价总得分要低于综合评价模型。但是,无论是在定量AHP评价模型中,还是在综合评价模型中,五老村、南林一村、东方城三个居住区总得分均属于评价等级II,都为较好水平。同时,在两个评价模型下,三个居住区总得分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两个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基本相同。   评价结果符合三个居住区绿地植物群落的现状,两个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评价效果。定量AHP评价模型只有五个指标因子,在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宏观尺度上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因此,该模型更适合于对整个居住区绿地植物群落进行评价。综合评价模型的指标因子较多,可以全面细致地反映植物群落的现状,所以,该模型尤其适合于城市居住区四大类型绿地单个植物群落的评价应用。
其他文献
谷氨酸神经递质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神经递质,与多种精神和神经性退行症如帕金森综合症,抑郁症等多种疾病相关。谷氨酸受体包括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
药物的疗效取决于活性药物成分,采用合适的配体与活性药物成分形成共晶可以优化药物的溶解度、溶解速率等理化性质,提高生物利用度。此外,研究药物共晶的多晶型行为有助于筛选晶型和提纯产物,可以进一步提高药效。乙水杨胺是一种具有止痛剂和退热效果的抗炎药物,但几乎不溶于水,生物利用度较低。而糖精经常作为形成药物共晶的配体。本文选择乙水杨胺-糖精共晶为模型体系,采用实验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共结晶过程及共晶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