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研究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多元文化运动的产物,自诞生之日起就被烙上了 "族裔性"的印迹。1982年以前的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1982年至1995年之间的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研究旨在发现美国亚/华裔文学集体特征和确立文学经典。1995年至今诸多文艺理论被用来研究美国华裔文学,如后现代主义、心理分析、全球化话语、离散等等。本文旨在研究美国华裔文学批评范式的嬗变:族裔性、文学性、世界性。首先,笔者厘清了美国华裔文学的历时发展脉络,梳理了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的历史分期,阐释了美国华裔文学生产的历史文化语境。"美国华裔文学"含有强烈的政治诉求和族裔特征,这也为华裔文学批评的族裔性奠定了基础。其次,以"亚裔感性"为尺度判定美国华裔作家"真""伪"的标准开启了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的族裔性研究。族裔性批评的价值体现在:唐人街式英语的使用解构了英语的霸权地位,纠正了华裔男性的刻板形象,钩沉了华裔被遗忘的历史,华裔以反叛的主流意识声音发出了自己的心声。族裔性批评的局限性体现在过分强调作品的"亚裔感性"使批评呈现单一维度,并且陷入本质主义的巢臼,致使华裔文学批评研究很难从边缘话语体系走向中心话语体系。同时,过度强调作品的"族裔性"恰恰遮蔽了文本的"文学性",即文学作品的美学意义和价值。"文学性"概念的提出是俄国形式主义流派和雅各布森对于文学研究的重要贡献,它彻底改变了文学研究范式和方法。从文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这个最基本的认知出发,把文本的语言组织和语言结构形式作为内在特性研究。美国华裔文学批评受到"文学性"观念的当下意义转变和文本自身族裔性内涵减弱的双重影响,批评的重心从"族裔性"向"文学性"转变,批评的内容超越了移民文学的传统模式,转向对文学本身特质的追寻。美国华裔女性文学批评成为"文学性"批评范式的核心和主旨,张敬珏、林英敏、黄秀玲等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学者均从不同角度深度挖掘文本的"文学性"特质。以"文学性"为主旨的批评维度使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研究逐渐挣脱了文本所附带的沉重的历史使命,进而从女性批评、心理分析、叙事策略等角度阐释华裔文学文本所体现的文学意义和美学价值。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的"文学性"转向与美国华裔文学创作的题材和内容的转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汤亭亭和谭恩美为例,她们在创作时有意识地淡化了人物的族裔身份,以女性言说的叙事方式弱化男性叙事的强势地位,注重文学叙述技巧与策略,呈现文学作品的普世价值。美国华裔文学批评是一种开放的话语体系。在全球化、"世界文学"新观念、离散、语系文学的观照下,美国华裔文学批评呈现出世界性的视野。达姆罗什的新的"世界文学"观念提倡各民族、各国家、各时代的文学都有权力和机会进入世界文学的视野,没有中心和边缘之分,获得一种平等地位和话语权。作为族裔文学,美国华裔文学也有权力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上赢得一席之位。20世纪末,新移民文学的创作带来了语言的跨界,同时也给美国华裔文学批评带来新的挑战。所以,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研究也应该具有跨界的姿态,借鉴美国其他少数族裔文学的批评方法与范式,融合其他国别文学的批评理论和话语体系。既可以将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研究与美国其他少数族裔批评研究做横向比较,借鉴有益的批评范式来丰富自己的批评理论;也可以将美国华裔文学批评与美国文学批评做纵向的对比研究,发现其与美国主流文学批评之间既从属又独立的关系。在全球性离散文化的观照下,美国华裔文学的创作和批评也呈现出超越"中国性"和"美国性"的维度,而显像出"世界性"的特征。美国华裔文学创作的内容主题不再只限于追溯华裔的历史和共同经历,进而关注具有"普世价值"的人类共同命运。集族裔性、文学性、世界性于一体的批评范式体现了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的多元话语体系,凸显了华裔文学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是对美国传统文学批评话语体系的补充,是集理论研究与现实意义于一体的、开放式的话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