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农兽药分子印迹聚合物压电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tu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s)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通过模板分子印迹到聚合物表面并被洗脱,使聚合物表面留下可以结合模板分子的孔洞,这些孔洞具有再吸附模板分子的能力。分子印迹物具有从多种组分中选择性识别目标分子或与其结构相近的某一类化合物的能力。由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化学性能稳定,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固相萃取、缓释胶囊、模拟生物酶、仿生传感器检测等领域。压电生物传感器是一种通过把生物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出的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速,操作简单等优点。较为常用的有石英压电微天平传感器(QCM),通过电极表面质量的变化引起石英片振动频率的改变,通过软件将这种频率改变量记录输出,通过这种方法达到测定微小质量改变的目的。向电极表面加载抗体,酶等生物活性材料,可以用于食品农兽药残留的检测中。但抗体和酶有制备周期长,抗极端环境性差等缺点,人工抗体——分子印迹聚合物可以成为抗体和酶的替代材料作为传感器的识别部件。本研究利用计算机软件(HyperChem 8.0)模拟、紫外光谱分析对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表征,对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可行性进行预测。采用热引发沉淀聚合的方法,以克百威、莱克多巴胺、对硫磷、氯霉素为模板分子,成功地制备了可选择性识别克百威、莱克多巴胺、对硫磷和氯霉素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根据引发剂加入量不同,观察聚合物粒径,产率,吸附量等性质的影响。对聚合物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合成的微球形状规则,粒径均一,粒径范围在1μm左右。对吸附特性利用平衡吸附进行了研究,并进行数学计算,最终推断出印迹聚合物的最大吸附量Qmax和平衡解离常数KD。克百威Qmax=2.3μmol/g;莱克多巴胺8.8μmol/g;对硫磷KD=91.7μmol/L,最大吸附量Qmax=3.92μmol/g。在此研究工作基础之上,我们还完成了对硫磷和氯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在石英压电微天平的固定方法的研究,以聚氯乙烯(PVC)为包埋材料,以四氢呋喃(THF)为溶剂,将对硫磷和氯霉素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固定在石英压电微天平电极上。对如涂布量、背景溶液乙腈和磷酸缓冲液组成等条件进行优化和实验。传感器进行了初步的应用实验,得出了虾肉和猪肝中氯霉素残留的传感器检测结果,并对传统检测方法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灵敏度和回收率均比较理想。本研究为制备可以应用现场的、实时的、快速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样品快速处理和生物传感器方法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
其他文献
本研究对曙光油桃园进行节肢动物群落的系统调查,用群落分析方法分析了2008年油桃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时空动态变化,并利用灰色系统、生态位、聚集强度等数学方法分析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