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β-环糊精(β-CD)、N-异丙基丙烯酰(NIPAAm)和丁二酸酐(SA)为主要原料合成得到了具有温度和pH敏感性的水凝胶微球,并研究了其体外释药性能。首先,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β-CD聚合物微球,用顺丁烯二酸酐(MAH)对具有分子包结能力的β-CD聚合物微球进行化学改性,得到了丁烯二酸单酯化β-CD聚合物微球(MAH-β-CD),讨论了搅拌类型、原料配比、乳化剂配比、乳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搅拌速度对合成的β-CD聚合物微球粒径及其分散性的影响,并在不同原料配比、不同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情况下对β-CD聚合物微球进行了改性。通过生物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仪分别对β-CD聚合物微球和改性β-CD聚合物微球进行了形貌特征的观察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在转速为300r/min左右的电动搅拌下,环氧氯丙烷(EPI)和β-CD的摩尔比为15∶1,复合乳化剂的用量为1g,司盘-80∶吐温-20=3∶1和温度为60℃的条件下反应8h时制备β-CD聚合物微球表面圆整,球形度较好,粒径大小在100~180μm范围,比较合适,且分散性较好;改性β-CD聚合物微球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质量配比m(MAH):m(β-CD)为3:5,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10h;红外光谱显示在改性的β-CD聚合物微球上确已引入了羧基基团和C=C双键。其次,将NIPAAm与丙烯酰胺(AAm)接枝共聚到β-CD聚合物微球上,使β-CD聚合物微球具有温度敏感性,再通过β-CD聚合物微球未反应的羟基(-OH)与SA反应,引入pH敏感性的羧基基团(-COOH),成功合成了具有pH和温度敏感性的β-CD/NIPAAm-SA微球。讨论了NIPAAm用量、硝酸铈胺(CAN)用量及SA用量对合成β-CD/NIPAAm-SA微球的影响,通过溶胀性能实验研究了β-CD/NIPAAm-SA微球的pH和温度敏感性。扫描电镜显示:当NIPAAm用量为0.02mol、CAN用量为0.137g、SA的用量为1g时,得到的β-CD/NIPAAm-SA微球表面光滑,球形度良好,粒径在200~300μm之间。溶胀实验结果表明,微球的溶胀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在27℃和37℃左右,相转变体积比较大;而溶胀率随着pH值的增大而增大,在pH=1.4和pH=7.4左右有非常明显的体积突变。说明β-CD/NIPAAm-SA微球具有明显的温度和pH敏感性。最后,以水杨酸钠作为模型药物,研究了β-CD/NIPAAm-SA微球对水杨酸钠的体外控制释放性能,并对不同温度和不同pH值下累计释放率-ln(1-Y)对时间t的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和pH值的增大能加快药物释放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