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为世界最危险的100个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现已广泛分布于我国野外环境。由于缺乏相关研究,致使没有科学依据制定和实施对该物种限制进口和放生等的管理举措。为掌握红耳龟在入侵地的基本生态学数据,了解其入侵现状、生态危害和适应机制,为立法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作者从2010年7月至2012年10月,于海南岛万泉河对外来物种红耳龟的活动节律、家域、晒背习性和入侵途径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方法和结论分述如下:1、应用无线电遥测技术,以活动频率和活动强度两个指标,对红耳龟的活动节律进行了研究。红耳龟年活动节律:红耳龟在海南岛的万泉河整年均有活动,无冬眠和夏眠现象。以活动频率统计为单峰模式,峰值出现在3月,以活动强度统计,有3个明显高峰,出现在3月、5月和7月,10月有一个较小的峰型波动;除1月雌龟的活动频率和活动强度显著大于雄龟,10月雌龟的活动强度显著大于雄龟外,其余各月的活动水平均无性别差异;月活动频率与月平均光照强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与月平均温度无显著相关性,月活动强度与月平均光照强度和温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日活动节律:红耳龟基本为昼行性动物,白天的活动水平显著高于夜间,随夜幕降临,红耳龟的活动量也逐渐降低,在00:00-02:00达到全天最低,整体上日活动为单峰模式,活动频率高峰时段为12:00-14:00,活动强度高峰时段为6:00-8:00;日活动无显著性别、年龄间差异;日活动与日平均光照强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在研究地日温度波动很小(27.29–29.11℃)的情况下,未发现日活动与日平均温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天气(晴、多云、阴、小雨、中雨、大雨)对红耳龟的昼间活动具有显著影响,在各类天气下,活动频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多云>中雨>晴>小雨>阴>大雨,活动强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多云>中雨>晴>阴>大雨>小雨,但降雨对红耳龟的夜间活动无显著影响。2、应用无线电遥测技术研究了外来种红耳龟(T. s. elegans)和本地种中华条颈龟(Mauremys sinensis)的家域。对59只红耳龟(41♀,18♂)和16只中华条颈龟(13♀,3♂)进行了研究,每天遥测定位一次,遥测时间从6:00~20:00时均匀分布,剔除掉那些因被渔民误捕死亡和失踪的遥测时间小于1个月的个体定位点数据,共获得27只红耳龟(19♀,8♂)和5只中华条颈龟(3♀,2♂)个体的2043个有效活动位点。采用最小凸多边形法和线家域法计算了最终获得的32只个体的家域大小,并探讨了不同个体间家域的重叠状况。结果表明:红耳龟和中华条颈龟的家域面积分别为(8.15±2.83)hm2、(5.82±3.95)hm2,线家域分别为(534.07±74.98)m、(504.00±222.96)m;两种龟的家域面积和长度均无种间差异;成年雌性红耳龟的家域面积和长度显著大于雄性;红耳龟和中华条颈龟家域的种内重叠度分别为0.27±0.02、0.08±0.06,并且红耳龟家域的种内重叠度显著大于中华条颈龟;红耳龟与中华条颈龟家域的种间重叠度为0.20±0.02。本文研究结果提示红耳龟在野外对本地种中华条颈龟具有潜在的竞争威胁。3、采用温度自动记录仪测量龟选择体表温度并与环境温度相对比的方法,研究了外来物种红耳龟在野外的晒背习性。共观察统计了70次,结果表明:红耳龟的晒背高峰出现在11:00-13:00,为单峰模式;日晒背时长为(51.43±26.08)min,且各天的晒背时长差异很大,最长的为330min,最短的为0min;日均晒背次数为0.69±0.29,平均每次晒背时长为(72.83±20.55)min;晒背活动使体表温度显著提高,晒背后背甲表面平均温度为(36.01±0.68)℃,晒背过程的平均升温速率为(0.18±0.01)℃/min;当水温达到31.5℃左右时,浮于水面的晒背活动显著增加;日晒背活动受天气状况(晴、多云、阵雨、阴、小雨、中雨、大雨)影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