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林地租、林价和交易技术模式的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188413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国家现行林业、土地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为指导,以自然资源、地租、林价等理论为依据,通过对人工林地租、林价等构成因素的分析和计算,建立人工林混合地租的数量化模型,人工林资源林价计算公式,合理计算人工林资源价值。并在人工林资源信息数据库和GIS等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支持下,提出人工林资源远程交易技术模式,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人工林资源资产的有效流转提供一个交易平台,为人工林资源市场化服务。 本研究综合运用理论归纳、比较分析、参与式调查、数学建模和案例论证等方法。本研究主要理论为地租理论和林价理论。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为: 在对地租产生的背景、条件等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用混合地租来表示人工林地租。按影响地租的主要因素,建立了混合地租的一般模型。以《全国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规划》中划分的四大重点建设区为域为依据,选择长江中下游区域为重点研究区域,筛选出按土壤立地质量、培育树种、运输距离和税费四类主要因子,建立了适合该区域运用推广的混合地租的具体模型。该区域建模方法同样适用其它三个人工林建设区域地租建模。以探讨方式,首次估算出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工林劣等、中等和优等林地的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值。 以劳动价值论为依据,针对人工林资源特点,参照序列林价计算方法,筛选6个因素确立和完善了人工林资源林价公式。该公式计算出的林价不仅仅是人工林资源的实物价值,还包括了人工林资源的环境价值。用该公式可以求算出人工林资源在整个培育周期内每个年龄的林价。在人工林资源林价公式的基础上,首次推算出木材成本计算公式。交易双方可以依照人工林资源林价和木材成本判别交易的可行性。并利用实地调查的数据,按照林价和木材成本公式,分别计算出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工林林价和木材成本。求算出的值符合人工林生产特点,交易中可操作性强。研究设置环境价值系数f来估算人工林资源环境效益。经估算,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工林资源环境效益是其木材价值的4-5倍。考虑到人工林培育周期长,投入大,风险因素较多,参照国外林业发达国家发展人工林的优惠政策,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林业生产特点,以探讨的方式提出要按森林分类经营的原则,在继续加大对公益林财政补贴,确保公益林生态效益发挥的同时,以减免税费为主要措施来促进我国人工林资源的发展。 在人工林资源市场交易过程中的政策、法规和交易制度等是既定的前提下,从资源数据提供、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保证人手,在已建立的地租数量化模型和人工林林价计算公式的支持下,提出人工林资源远程交易技术模式。 本研究最后综合运用前几章的研究结论和方法,以浙江千岛湖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为案例,对林地资产、林木资产和附属设施资产等进行了评估。用效益(费用)替代法估算了千岛湖森林资源的环境价值。其环境价值是实物价值的14.3倍。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正值"三农"问题日益突出且亟待解决的关键时期,农业经济增长迫切需要新的推动力,农业信息化恰好为此提供了难得而又宝贵的机遇.深入研究农业信息化,对促进农业经济增
期刊
在汉英语言中,数字俯拾皆是。数字通常被认为是最精确的语言,但在实际应用中,除了精确的计数功能之外,他们的意义在很多情况下确实是模糊的。数字模糊语言的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至
本文简要回顾了增城发展历程,分析了珠三角都市圈的优势及其对增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增城市发展的优势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比较,重点探讨了作为珠三
近年来,平湖市不断强化种植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构筑“15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努力提高经济作物比重,大力推进蔬菜(芦笋)、食用菌、花卉水果、西
期刊
生态行政,即政府通过行政职能和管理行为,实施对生态与环境的保护、修复和改善,是当代各国政府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本论文基于行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视角,以科学发展观为
农业信息化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因此,该论文在研究中运用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一般到具体的研究方法,此外,该文还采用了实证分析法,通过实
期刊
郓城县从2018年开始承担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推行玉米与大豆轮作,不断扩大大豆种植规模,加快构建绿色种植制度.本文基于实践,主要阐述了郓城县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
泰兴市地处长江下游北岸,耕地面积110万亩,水稻是本市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0万亩,亩产600 kg左右,近年来随着高产水稻品种的推广应用,产量水平呈稳步上升态势,2019年
期刊